Pi Network 价格崩盘 90%!5000 万用户梦碎,180 亿美元灰飞烟灭

号称「比特币杀手」的 Pi Network 从巅峰暴跌 90%,市值从 200 亿美元蒸发至 28 亿美元。5000 万用户苦等多年的主网上线,却换来 Pi Network 价格崩盘的惨剧。这个曾经风靡全球的手机挖矿项目,为何沦为没有生态的幽灵链?

Pi Network 从全球现象级项目到 180 亿美元蒸发的坠落

Pi Network 价格崩盘 90%

Pi Network 是 Nicolas Kokkalis 和 Chengdiao Fan 于 2018 年发起的加密货币项目,其愿景极具野心:成为比特币在挖矿和使用方式上更好的替代品。创办人的核心理念是让任何拥有智慧型手机的人都能轻松挖矿并累积代币,打破比特币挖矿需要昂贵专业设备的门槛。同时,与比特币主要作为价值储存不同,Pi Network 宣称将建立一个由生态系统支援的实用区块链,被全球各类商家广泛接受用于日常支付。

这个愿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惊人的响应。Pi Network 成为了备受欢迎的项目,吸引了超过 5,000 万用户注册成为「先驱者」(Pioneer)。其行动浏览器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上的下载量累计超过 1 亿次,这个数字在加密货币项目中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数千万用户每天打开手机应用程式点击挖矿按钮,希望能够累积足够多的代币,等待主网上线后将其兑换成真金白银。

2025 年 2 月,经过多年的等待和多次延期,Pi Network 终于上线了主网。Gate 等知名交易所迅速跟进上线交易对,让先驱者们终于有机会将手中的代币变现。市场的初期反应极为热烈,Pi Network 价格在短短几天内从约 0.6 美元飙升至接近 3 美元的高点,总市值一度逼近 200 亿美元,在加密货币市值排名中进入前列。这个瞬间似乎验证了数千万先驱者多年等待的价值。

然而,这场盛宴极其短暂。上市后的涨势并未持续太久,Pi Network 价格崩盘迅速到来。从 3 美元的高点暴跌超过 90%,目前价格徘徊在 0.228 美元附近。这次惨烈的崩盘使其总市值从近 200 亿美元跌至如今的 28 亿美元,蒸发超过 180 亿美元。对于那些在高位买入或期待更高价格的先驱者来说,这是一场财富的彻底毁灭。许多人投入了数年时间每天挖矿,最终换来的却是惨重的账面损失或错过了最佳变现时机的懊悔。

Pi Network 价格崩盘的五大致命原因

要理解 Pi Network 价格崩盘的惨烈程度,必须深入分析导致这场灾难的多重结构性因素。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先驱者的大规模抛售潮。经过多年的等待,当主网终于上线、代币终于可以交易时,数以百万计累积了大量 PI 币的早期用户选择立即变现。这种行为在加密货币市场极为常见,被称为「空投抛售」或「解锁抛售」,当大量早期获得免费或低成本代币的用户同时涌向市场卖出时,即使有一定的买盘支撑也会被压垮,价格自然暴跌。

第二个致命因素是 Pi Network 的极端高通膨代币经济学。根据链上数据,目前流通的代币总量不到 90 亿枚,但这只是冰山一角。未来 12 个月将有超过 12 亿个代币解锁进入流通,而从长期来看,还有超过 900 亿枚代币等待解锁。这意味着当前流通量只占总供应量的不到 10%,未来数年将持续面临巨大的供应压力。在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当供应量大幅增加而需求有限或停滞时,价格必然下跌。Pi Network 的代币经济设计实际上为 Pi Network 价格崩盘埋下了定时炸弹。

第三个原因是 Pi Network 已经沦为一条没有实际用途的幽灵链。尽管项目方多年来一直宣传要建立商家生态系统,让 PI 币可以用于日常支付,但现实是几乎没有零售商真正接受 PI 币作为支付方式。其生态系统中也没有主流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式(DApp),没有 DeFi 协议,没有 NFT 市场,没有任何能够创造真实需求的应用场景。当一个区块链代币没有任何实用性,仅仅依靠投机和炒作维持价格时,一旦炒作热度消退,价格崩盘就成为必然。

第四个因素是主流交易所的缺席。虽然 Pi Network 在 Gate 等交易所上线,但仍有多家 CEX 交易所至今没有上线 PI 币。这些顶级交易所的上线标准极为严格,需要项目在去中心化、透明度、合规性等多个维度达到高标准。Pi Network 未能获得这些交易所的认可,既限制了其潜在买盘的规模,也从侧面反映了项目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缺乏主流交易所支持,意味着 Pi Network 价格崩盘后难以获得足够的买盘来支撑反弹。

第五个原因是项目方缺乏透明度和明确的发展路线图。Pi Network 由一个神秘的 Pi 基金会管理,该基金会在数百个钱包中持有超过 900 亿个代币,占总供应量的绝大部分,但从未接受过任何独立审计。这种极度中心化的代币控制结构,让投资者对项目方的真实意图充满疑虑。社群中长期流传着 Pi Network 是骗局的质疑声音,虽然项目确实上线了主网,但其运营方式和缺乏透明度仍然让许多人保持警惕。当信任缺失时,价格自然难以维持。

幽灵链真相:5000 万用户为何撑不起价格

Pi Network 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它拥有超过 5,000 万注册用户,这个数字远超大多数加密货币项目,甚至可以与一些主流社交媒体应用相媲美。然而,庞大的用户基数并没有转化为可持续的价格支撑,反而成为 Pi Network 价格崩盘的加速器。这背后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数量不等于质量,用户不等于价值。

Pi Network 的 5,000 万用户中,绝大多数并非真正的区块链使用者或加密货币投资者,而是被「手机免费挖矿」的概念吸引进来的普通人。他们每天打开应用点击按钮,期待的是零成本获得未来可能值钱的代币,而非参与一个有实际应用的区块链生态。这种用户构成决定了,当代币可以交易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卖出变现,而非持有或使用。这就是为什么主网上线后立刻出现大规模抛售潮的根本原因。

更关键的是,这 5,000 万用户中有多少是真实活跃用户存疑。许多人可能只是注册后偶尔点击,甚至可能存在大量的多帐户刷量行为。而且,由于 Pi Network 的 KYC(身份验证)流程长期存在问题,许多用户无法完成验证,这意味着他们挖到的代币无法真正进入流通。这种用户数据的「水分」进一步削弱了表面上庞大用户基数的实际意义。

从生态系统角度看,Pi Network 沦为幽灵链的证据比比皆是。区块链浏览器数据显示,Pi Network 的日活跃地址数、日交易笔数、智慧合约调用次数等核心指标都极其低迷,远不及以太坊、Solana 甚至许多二线公链。没有开发者在 Pi Network 上建立应用,没有 DeFi 协议提供金融服务,没有 NFT 项目创造文化价值,没有游戏或社交应用吸引用户留存。整个区块链基本上只有代币转账功能,这与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区块链生态相去甚远。

对比其他成功的区块链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差异。以太坊有数千个 DApp 和数十亿美元的 DeFi 锁仓量,Solana 有繁荣的 NFT 和 Meme 币生态,甚至像 Arbitrum 和 Base 这样的 Layer 2 也有快速增长的应用和用户活动。相比之下,Pi Network 除了代币本身,几乎什么都没有。这种空心化的状态让 PI 币失去了内在价值支撑,Pi Network 价格崩盘就成为必然结果。投资者逐渐意识到,持有 PI 币除了希望有人以更高价格接盘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理由,这正是庞氏结构的典型特征。

救赎还是绝望?Pi Network 自救的可能路径

面对 Pi Network 价格崩盘的惨状,加密货币投资者和专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补救措施,理论上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其价格,但每一个方案都面临巨大的执行挑战。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措施是改进代币经济学,透过大规模销毁代币来减少总供应量。专家建议可能需要将总供应量从目前的 1,000 亿枚削减到 210 亿枚左右,模仿比特币的稀缺性。

对 Pi Network 来说,实施这种销毁面临巨大障碍。Pi 基金会控制着 900 亿枚代币,理论上可以销毁大部分,但这需要基金会愿意放弃控制权和潜在价值,这在缺乏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

第二个选择是确保代币在主流交易所上市。交易所上市将带来更大的流动性、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更强的价格发现机制。随着 PI 币向更多投资者开放,理论上可以引发新一轮的炒作和价格上涨。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交易所至今没有上线 PI 币?最可能的原因是项目不符合这些交易所的上市标准,包括去中心化程度、代币分配透明度、项目合规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主流交易所不太可能改变立场。

第三个重要措施是结束中心化管理,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目前,Pi 基金会拥有过多权力,在数百个钱包中持有超过 900 亿个代币,且从未接受审计。这种结构让 Pi Network 更像是一个由少数人控制的中心化系统,而非真正的去中心化区块链。如果团队能够将治理权力移交给社群,建立透明的多签机制,并接受独立审计,将大幅提升项目的可信度。权力分配的改变可能会推高价格,因为它消除了投资者对项目方操纵市场的担忧。

第四个关键是为 PI 币创造现实世界的实用性。这需要与实际商家建立合作关系,让 PI 币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同时,需要吸引开发者在 Pi Network 上建立应用,创造真实的使用场景。如果 PI 币能够在支付、游戏、社交或其他领域找到产品市场契合度(Product-Market Fit),将创造真实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供需动态。然而,建立生态系统需要时间、资源和正确的激励机制,这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第五个措施是解决底层的 KYC 验证问题。许多用户反映 Pi Network 的身份验证流程缓慢、复杂且经常出错,这阻止了大量用户真正参与生态系统。改善 KYC 流程,让更多真实用户能够激活他们的代币并参与交易,可能会增加活跃用户数和生态活力。不过,这也可能带来更多抛售压力,因为那些等待验证的用户一旦能够交易,可能会立即卖出。

坦率地说,虽然这些措施在理论上可行,但 Pi Network 实施它们的可能性和意愿都存疑。项目已经运行多年,如果团队真的有意建立一个去中心化、有实用性的区块链,早就应该采取这些行动。当前的状况更像是项目方缺乏真正的技术能力或诚意,或者他们的商业模式本来就不依赖于代币价格的长期维持。对于投资者来说,期待 Pi Network 价格崩盘后会有奇迹般的复苏,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PI-11.44%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BitPaivip
· 7小时前
派基金会控制超900亿枚派币?牛逼要朝大的吹,直接说他控制了整个银河系!😂
回复1
GateUser-9e4db441vip
· 7小时前
快上车!🚗
回复0
GateUser-9e4db441vip
· 7小时前
冲就完了💪
回复0
GateUser-9e4db441vip
· 7小时前
坚定HODL💎
回复0
ql1911vip
· 8小时前
不看好,就不要玩儿
回复0
GateUser-e76ce356vip
· 8小时前
老四两夫妇骗纸胜利大逃亡。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