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中国“比特币女王”被判11年8个月,其6.1万枚比特币被没收
一场横跨中英两国、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英镑的世纪加密货币骗局,近日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院迎来了关键判决。被媒体冠以“中国比特币女王”之称的钱志敏(Zhimin Qian),因策划并主导这起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洗钱案,被判处11年8个月监禁。与此同时,英国警方查扣了与她相关的超过61,000枚比特币,这笔在数字世界中流转的巨额财富,如今的价值已飙升至超过50亿英镑(约64亿美元),其最终归属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加密货币被用于非法活动的惊人规模,更深刻地反映了一场利用人性、爱国情怀与金融幻梦编织而成的巨大悲剧。
爱国主义庞氏骗局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14年的中国。当时,钱志敏创立了一家名为“蓝天格锐”(Lantian Gerui)的投资公司。她将自己包装成一位富有远见的科技企业家,向公众,特别是信息相对闭塞的中老年群体,兜售一个结合了“高科技健康产品”与“比特币挖矿”的革命性财富增长计划。
为了建立信任,钱志敏的团队采用了极具煽动性的营销策略。他们举办盛大的宴会和投资者大会,甚至租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等极具象征意义的场所,邀请社会名流站台。宣传的核心口号极具感染力:“投资蓝天格锐,就是帮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这种将个人财富与民族荣耀捆绑的叙事,精准地击中了许多投资者炙热的爱国心。一位化名为“于先生”的受害者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表示:“我们的爱国情怀成了最致命的弱点。”
为了让骗局看起来更真实,蓝天格锐每天会向投资者支付少量“收益”,营造出稳定回报的假象。这种看似“稳赚不赔”的模式,诱使包括于先生在内的许多人不仅投入毕生积蓄,甚至不惜以高达8%的利率借贷加码投资。此外,公司还设立了典型的庞氏骗局奖金制度,鼓励投资者“拉人头”,每介绍一位新成员就能获得额外奖励。
在这种病毒式的扩散下,从2014年到2017年,蓝天格锐成功吸引了超过12.8万名投资者,涉案资金总额高达400亿人民币(约56亿美元)。然而,这些资金并未真正用于所谓的挖矿或科技研发,而是被钱志敏悄悄地转移,并大量兑换成了比特币。
2017年中,随着中国警方开始对蓝天格锐展开调查,这座用谎言堆砌的金融帝国资金链应声断裂,每日的“收益”戛然而止。嗅到危险气息的钱志敏,利用一本伪造的圣基茨和尼维斯护照,化名“张雅迪”(Yadi Zhang),悄然逃离中国,辗转多国后,于同年9月潜入英国。
在伦敦,钱志敏摇身一变,成为一位自称从事珠宝和古董生意的神秘女富豪。她以每月超过1.7万英镑的高昂租金,在伦敦北部高档社区汉普斯特德(Hampstead)租下一栋豪宅,过起了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据其后来被捕的助理温简(Jian Wen)在法庭上透露,钱志敏在伦敦的日子极为奢靡,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玩游戏和疯狂网购。
然而,要维持这种生活,她必须将手中巨额的比特币变现。为此,她雇用了曾在中餐外卖店工作的温简作为她的“管家”和“助理”,协助她处理资产。她们试图购买伦敦的顶级豪宅,包括一处价值逾千万英镑的房产,但因无法向律师和银行解释巨额资金的合法来源,触发了英国严格的反洗钱(AML)和客户身份验证(KYC)警报,最终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2018年,伦敦警察厅在接到举报后,突袭了钱志敏位于汉普斯特德的豪宅。尽管钱志敏本人在短暂拘留后再次失踪,但警方在屋内查获了多个装有数万枚比特币的硬件钱包。这成为英国执法史上单次查获加密货币数量之最。
接下来的几年里,警方展开了极其复杂的数字追踪和解密工作。最终,在2021年,他们成功解锁了这些钱包,确认了其中包含超过61,000枚比特币。与此同时,对钱志敏的追捕仍在继续。
直到2024年4月,警方在英格兰北部约克的一处出租屋内将钱志敏及其另一名马来西亚籍共犯 Senghok Ling 成功抓获。被捕时,钱志敏甚至还在伪装,看起来步履蹒跚、身体虚弱,但监控录像显示她其实身手矫健,一切只是演戏。她的助理温简和共犯 Senghok Ling 也先后被判刑,分别获刑6年8个月和近5年。
在法庭上,钱志敏最初否认所有指控,辩称自己是中国打压加密货币企业家的“受害者”。然而,在铁证面前,她最终于2025年9月承认了非法获取和持有犯罪财产及洗钱等罪名。法官在宣判时形容她是整个骗局的“策划者”,其动机是“纯粹的贪婪”。
漫漫索赔路
随着钱志敏的定罪,刑事诉讼暂告一段落,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浮出水面:这笔价值超过50亿英镑的比特币将何去何从?
一方面,成千上万的中国受害者正组织起来,聘请律师,希望通过英国的民事追偿程序讨回他们的血汗钱。他们认为,这些比特币本就是用他们的投资款购买的,理应归还给他们。然而,索赔之路异常艰难。许多受害者当初是将钱转给了区域性的推广人,而非直接转给蓝天格锐,这为证明资金流向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这起案件引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律难题:受害者投资的是人民币,而如今资产变成了大幅增值的比特币。如果赔偿,是应该按照当初的本金,还是应该分享比特币价格暴涨带来的巨额利润?
此外,根据英国《犯罪收益法》,在扣除赔偿后,剩余的非法所得通常会归英国国库所有。这意味着英国政府可能成为这起案件的潜在“受益者”,引发了国际间的广泛讨论。为此,英国皇家检控署(CPS)正在考虑设立一个史无前例的国际加密诈骗受害者赔偿基金,但具体细则仍未公布。
对于像于先生这样的受害者而言,这笔钱不仅是金钱,更是希望的象征。他因这场骗局失去了积蓄,家庭也因此破裂。他和其他受害者只希望能拿回一部分损失,抚平生活的创伤。更令人心碎的是,据律师透露,一些年迈的受害者因无钱医治,在绝望中离世。
钱志敏的帝国虽已崩塌,但她留下的数字遗产和其引发的法律与道德困境,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发酵。这起案件不仅是对全球执法机构在应对新型加密犯罪方面的一次严峻考验,也为所有怀揣财富梦想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在追逐高回报的同时,永远不要丧失理性的判断,更不要让情感与盲从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