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 · 中秋创作激励 Day 9 赏金话题公布- #BTC战略储备市场影响# !
创作点亮中秋,带热门话题发帖,瓜分 $5,000 中秋好礼!🎁
立即报名查看详情 👉 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953
💝 新用户首次发帖并完成互动任务,即可瓜分 $600 新人奖池!
🔥 Day 9 热门话题:BTC战略储备市场影响
近日,美国财政部携手跨党派议员重启“比特币战略储备”议题,讨论是否将BTC纳入国家资产配置框架。支持者认为BTC稀缺性与抗通胀特性,可与黄金形成双保险;反对者则担忧高波动性与监管缺口,可能冲击现有储备体系。你怎么看?
发帖建议:
1️⃣ 如果美国真把 #BTC# 列入战略储备,会不会成为下一轮牛市的超级导火索?
2️⃣ 机构入场往往推高价格,你预测BTC短期/长期可能会冲到多少?会不会挑战20万美金?
3️⃣ 你觉得这一提案最快什么时候可能落地?若通过,其他国家会不会跟进储备?
快带上 #BTC战略储备市场影响# 和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发帖,内容越多越优质,越有机会赢取 $5,000 中秋好礼!
2027 年才能落地?揭秘韩元稳定币「难产」背后的资本博弈与政治角力
韩元稳定币发展陷入困境,立法流程预计需要至少两年,加上政府倾向私有区块链路线,使其真正落地可能要等到 2027 年。在全球金融体系加速向区块链倾斜之际,韩国这一迟缓步伐可能导致其在金融创新浪潮中被远远抛在后面。本文深度解析韩元稳定币「难产」背后的资本博弈与政治角力。
立法耗时长:韩元稳定币或需等到 2027 年
目前,韩国已提出五项与韩元稳定币相关的独立法案。执政党共同民主党议员闵炳德、安度哲、金贤政和李冈日已提交提案,在野党国民力量党议员金恩也提出了一项法案。虽然五份草案的大致框架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差异,例如发行方资格、是否允许支付利息以及抵押要求等。
除立法者的法案外,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也正准备推出第二阶段数位资产法规,其中将包括稳定币监管条例。由于 FSC 将对与韩元挂钩的稳定币拥有最高监管权,业界正密切关注其即将公布的法规草案。
根据韩国第 21 届国会的立法活动报告,政府提案的平均通过时间为 435.2 天,而议员提案的平均处理时间为 657.1 天。金融委员会拟于 2025 年 10 月提交的稳定币法案属于政府提案范畴。即便以此时间点起算,韩元稳定币立法真正落地很可能也要等到 2027 年初。这意味着在此之前,韩国企业甚至外国区块链专案几乎都不可能推进具体的商业计划。
公链 vs 私链:韩国政府偏好私有区块链路线
从一开始,区块链产业就主张,韩国要真正发展,就必须在以太坊或 Solana 等公链上发行韩元稳定币。但目前来看,这个愿景似乎难以实现。
预计将负责监管韩元稳定币的两个公共机构是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和韩国银行。韩国央行的立场很明确:需要推出韩元稳定币,但没有理由仓促行事。他们更倾向于从私有区块链开始,逐步扩展。新上任的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甚至表示,韩国应该建立自己的客制化区块链,并在此基础上发行稳定币。
他们的立场不无道理。与美元稳定币不同,韩元稳定币面临外汇法规的高进入门槛和资本外逃风险。从国家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直接在公有链上发行韩元稳定币确实难以管控。
韩国是全球少数不依赖 Visa 和万事达卡进行国内支付,而是偏好使用本国支付系统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至今仍深受 1997 年外汇危机创伤的影响。因此,监管机构更倾向于将经济控制在可预测的范围内。由此看来,韩元稳定币极有可能率先在私链而非公链上推出。
企业界两极分化:积极派 vs 谨慎派
韩国媒体几乎每天都有头条新闻,报道某公司申请韩元稳定币商标或另一家公司考虑进行稳定币业务。但从外部看,现实情况似乎大不相同。在韩国,企业对韩元稳定币的态度分为两派。
第一类阵营是积极派:通常来说,企业规模越小,对开展韩元稳定币业务的态度就越积极。这背后有多重原因:相较于大型财阀,小型企业面临的监管风险更小,加上该话题本身的热度,涉足稳定币还能产生显著的公关效应。
但问题在于:稳定币是规模经济型业务。在发行端,成功需要扩大供应量以建立高流动性和网路效应。在流通端,则需要吸引大量使用者和商家以创造实际效用。小型企业可以进入市场,但在可扩展性方面会遇到瓶颈。
第二类阵营是谨慎派:企业规模越大,往往越倾向保持观望,采取极为审慎的立场。这种谨慎态度主要源自于两个原因:首先是法律不确定性;其次是商业可行性。与服务庞大全球市场的美元稳定币不同,韩元稳定币本质上属于国内市场范畴。对于已成功开展国内金融业务的大型企业而言,转向区块链和稳定币所能带来的实际效益可能不足以构成足够吸引力。
结构性障碍:韩国短期债券市场规模小
泰达公司是 USDT 的发行方,持有 1,300 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库券和回购协议。Circle 公司是 USDC 的发行方,持有 630 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相较之下,韩国不发行期限在一年以下的政府公债。政府偶尔会发行国库筹资券以满足临时资金需求,但其总规模仅约 70 亿美元。
这意味着能够作为韩元稳定币抵押品的短期债券市场规模太小,构成了根本性的发行障碍。近期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曾提出专门为稳定币发行短期国债的设想,但韩国央行立即予以反驳,对这个构想提出警告,并指出可改用货币稳定债券作为替代方案。
除规模外,无论是国债还是稳定债券,作为抵押品面临另一个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收益率。美国短期债券平均殖利率在 4% 左右,而韩国国债和稳定债券的殖利率仅略高于 2%。对发行方而言,这种较低的殖利率大大削弱了营运韩元稳定币业务的动力。
净流入与净流出的博弈:稳定币的本质
围绕着韩元稳定币的讨论,归根究底是一场关于净流入与净流出的博弈。区块链有能力将所有割裂的金融系统整合为统一系统,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近性。
这种可访问性的提升,正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推出韩元稳定币究竟会为国家和平台带来更多资金流入,还是导致更多资金外流?对美国而言答案显而易见。美元的主导地位意味着更多资金流入,因此美元稳定币获得全力支持。但对韩国来说,这种权衡则更为复杂。
韩元稳定币的前景展望
经过数月与公共机构、金融机构及企业的对话,很少有参与者对韩元稳定币怀有明确目标感或拥有具体方案。这是因为韩元即便透过区块链技术变得更容易获取,其价值定位仍然不够清晰。
然而,在美国,政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及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正在全面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银行业、支付系统及证券基础设施正逐渐被区块链技术取代,这种趋势意味着全球从陈旧的后端系统转型为区块链只是时间问题。
韩元稳定币的推出已然迟了。但如果像当前讨论所暗示的那样,韩国等到 2027 年才在私链上推出,他们将远远落后于全球发展步伐。在这场艰难的稳定币竞争中,真正的问题在于韩国是否还能发展出有意义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