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之後,感覺世界陣營的劃分更清晰了,各國也都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首先是朝韓徹底放棄統一,不論是法律還是地圖還是稱謂都徹底改了。朝鮮在2024年底就宣布放棄統一,將韓國視爲“外國敵對勢力”,並更新了地圖和憲法。韓國新總統李在明也回應:尊重朝鮮體制,不再追求“吸收統一”。這是朝韓雙方明智的避禍之舉,其實表達的是你們打你們的,別讓我當戰場。這在去年尹錫悅挑事時,三將軍第一時間炸斷公路聯繫就初見端倪。
其次是石破茂談完跟美國的關稅後迅速抽身,很顯然也有逃離是非之地的因素在裏面。表面理由是“不願黨內分裂” 但其時機選擇耐人尋味。這很可能是一位務實政治家在預見到未來更大的地緣政治風暴(如你可能被迫在中美間做出更艱難選擇)時,選擇“急流勇退”。這反映了美國盟友體系內部的某種不安和自主性尋求。
然後是俄羅斯使用無人機攻擊波蘭借以測試北約第四條和第五條條款的有效性。
還有以色列突然空襲卡塔爾,雖然是以哈馬斯爲借口,但卡塔爾從此也不再安全,此舉是出於內塔尼亞胡個人利益繼續把美國綁死在他的戰車上。
再就是中美最新一輪在西班牙的談判。本次美國沒有之前強硬,看起來可以達成一些成果。盡管雙方戰略競爭加劇,但在彼此經濟相互依存的領域,仍存在“鬥而不破”的實用主義合作需求。
在各國力量的此消彼長中,舊秩序的失穩與陣營化趨勢愈加明顯。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漸逝,多極化趨勢加速。主要力量中心(中、美、俄、歐等)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