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的遊戲規則變了
從賺利差到收過路費,爲什麼Tether、Circle、Stripe都在爭搶建自己的公鏈?
核心邏輯很清楚:如果只是依附以太坊或Tron,穩定幣發行方永遠控制不了清算權。2025年下半年的數據說話——Stable兩輪預存已超26億美金,Plasma的DeFi TVL達27億美金,排名全鏈第8,甚至超過了Sui、Aptos這些二線明星。
這不是在爭鏈的快慢,而是在爭美元的話語權。
現在的格局是:
**Plasma+USDT**:專注零售和新興市場(土耳其、巴西、阿根廷),把穩定幣變成真正的日常支付工具,極低費率無隱私泄露。
**Stable+多鏈生態**:針對B2B機構清算,用USDT做Gas,PayPal已經入局,目標是成爲"所有穩定幣的家"。
**Arc(Circle)**:合規升級版USDC,直連傳統金融,號稱"鏈上華爾街"。
**Tempo(Stripe+paradigm)**:中立路線,不綁定單一發行方,更像雲服務時代的AWS。
但問題也顯而易見:集中度風險拉滿、多鏈碎片化、治理中心化……說白了,這些新鏈最後可能還是復制傳統清算網路那套中心化邏輯,只是包裝成了區塊鏈的樣子。
列車已啓動,關鍵是誰握方向盤。
查看原文從賺利差到收過路費,爲什麼Tether、Circle、Stripe都在爭搶建自己的公鏈?
核心邏輯很清楚:如果只是依附以太坊或Tron,穩定幣發行方永遠控制不了清算權。2025年下半年的數據說話——Stable兩輪預存已超26億美金,Plasma的DeFi TVL達27億美金,排名全鏈第8,甚至超過了Sui、Aptos這些二線明星。
這不是在爭鏈的快慢,而是在爭美元的話語權。
現在的格局是:
**Plasma+USDT**:專注零售和新興市場(土耳其、巴西、阿根廷),把穩定幣變成真正的日常支付工具,極低費率無隱私泄露。
**Stable+多鏈生態**:針對B2B機構清算,用USDT做Gas,PayPal已經入局,目標是成爲"所有穩定幣的家"。
**Arc(Circle)**:合規升級版USDC,直連傳統金融,號稱"鏈上華爾街"。
**Tempo(Stripe+paradigm)**:中立路線,不綁定單一發行方,更像雲服務時代的AWS。
但問題也顯而易見:集中度風險拉滿、多鏈碎片化、治理中心化……說白了,這些新鏈最後可能還是復制傳統清算網路那套中心化邏輯,只是包裝成了區塊鏈的樣子。
列車已啓動,關鍵是誰握方向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