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财经_
vip
幣齡 2.5 年
最高等級 0
用戶暫無簡介

2025年比特幣還能實現20萬美元的夢想嗎?

‍隨着2025年僅剩不足百日,比特幣目前位於11.1萬美元左右,較8月歷史高點已回落約6%。
越來越多分析師和投資者開始質疑,知名機構設定的20萬美元目標價能否在今年實現,創紀錄行情的機會之窗是否正在關閉。
今年以來,Bitwise、渣打銀行、伯恩斯坦等機構及Arthur Hayes、Tim Draper等行業領袖曾預測比特幣將在年底前飆升至18萬-20萬美元甚至更高。
這些預測基於ETF資金流入、監管明朗化及機構採納擴大等主題。
但市場格局已變。9月迎來新一輪波動:联准会釋放鷹派信號、美國經濟數據強勁、政府停擺憂慮再現,加之大規模清算壓力,使比特幣從夏季高點跌至11萬美元低點。
BTC2.18%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蘋果掌門人庫克:我囤了比特幣以太坊

蒂姆·庫克首次公開承認持有比特幣和以太坊,強調其作爲多元化投資的一部分。他劃清企業與個人投資界限,表示蘋果不會投資加密貨幣。盡管如此,蘋果仍在生態中悄然擴展與加密相關的技術和應用。科技領袖們對加密資產的興趣顯著提升,預示着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融合趨勢。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BTC2.18%
ETH2.87%
FIL1.24%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ofa发vip:
tmd,這個消息放出來就是割韭菜的。害人不淺

幣股聯動戰略解析之五:幣股聯動如何推動產業互聯網

作者:張烽
傳統的產業互聯網側重於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企業內部流程和產業鏈協同,但其核心瓶頸在於:數據可以共享,但資產難以實現高效、可信的自由流通。價值的流動依然依賴於傳統、中心化的金融基礎設施,存在摩擦大、效率低、門檻高等問題。
而“幣股聯動”這一看似屬於金融市場的概念,恰恰爲我們提供了一把解鎖產業互聯網價值流通難題的鑰匙。其本質並非簡單的股價與幣價聯動炒作,而是一場始於金融端、最終席卷整個產業生態的資產數字化革命,它將從資產端有力地推動產業互聯網向更深、更廣的維度發展。
一、 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資產上鏈與智能流通
要理解幣股聯動的深遠意義,首先必須重新審視產業互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穩定幣“1:1 印鈔權” 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利潤?

穩定幣作爲錨定法幣的數字貨幣,吸引了衆多資本關注。Tether的估值高達5000億美元,源於其成功的“印鈔邏輯”和在金融市場中的基礎設施地位。然而,穩定幣面臨着資產波動、收益透明度不足及信用風險等隱憂。數字貨幣的未來將受到合規監管的影響。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USDC0.02%
BTC2.18%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考雅思vip:
杜羅夫罕見曝光:法國試圖操控摩爾多瓦選舉,要求審查 Telegram 內容Telegram 創辦人 Pavel Durov 近日揭露了一起驚人的政治審查企圖,指控法國情報部門試圖以司法優待爲交換條件,要求他刪除與摩爾多瓦選舉相關的特定內容。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對科技平台、國家權力與言論自由界限的激烈討論。法國情報機構的不當交易:審查換取「司法好處」

市場復盤:後周期市場的生存學

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市場中的經驗與思考,強調性格對決策的影響,以及獨立思考的重要性。通過對自身交易方式的反思,認識到保持理智與適應市場節奏的重要性。同時,強調總結失敗經驗的價值,呼籲KOL應具備專業性、信譽與成長意識,展望未來市場的競爭與變化,強調深度研究和減少噪音的重要性。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ASTER-2.77%
PENGU3.71%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信念的幻象與現實的碰撞:DATCO 模式的興衰

前言
現實總有一種怪癖,總在最不合時宜的時刻表現出來。
思考信仰的本質。它並非宗教信仰或政治信念,而是更奇特、更根本的信仰。它是維系文明的集體共識。我們每天清晨醒來,假裝彩色紙張有價值,假裝計算機系統中看不見的數字代表財富,假裝公司是人,人是消費者,假裝消費者是做出最優選擇的理性行爲者。
這些共享的錯覺異常穩定。它們可以持續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僅僅因爲我們彼此願意繼續假裝。一張美元鈔票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爲我們認同它有價值。股價反映現實,是因爲我們認同市場是理性的。這個體系之所以有效,正是因爲每個人都相信它有效。
但信仰本身就脆弱。它需要持續的維護,就像花園或婚姻一樣。如果忽略太多的照
BTC2.18%
DOGE2.92%
BONK1.68%
ETH2.87%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16z:美國不能輸掉機器人競賽

來源:Martin Casado,a16z合夥人;Anne Neuberger,前副國家安全顧問、現a16z高級顧問;編譯:金色財經
中國做到不可能
AI正在重塑全球軟實力和硬實力。值得稱道的是,美國在軟實力方面已率先領先。領先的LLM採用西方文本進行訓練,全球訓練和推理領域仍由美國公司主導,而且我們在全部Token生成市場份額的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
但就目前情況而言,中國在AI的硬實力——機器人技術——方面遙遙領先。隨着AI領域持續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我們開始看到智能嵌入到物理世界中——最終將誕生能夠執行各種任務的通用機器人,涵蓋從制造業到服務業再到國防的各個領域。這將重新定義我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