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Move-to-Earn真的能讓你躺賺?Sweatcoin數據背後的真相
你知道嗎?全球有超過1.2億人在用Sweatcoin把日常散步換成加密貨幣。這個「行走即挖礦」的概念聽起來很美,但背後的經濟模型和可持續性問題值得深挖。
從1 SWEAT到0.02 SWEAT:通脹螺旋已啓動?
Sweatcoin的核心機制很簡單:1000步 = 初期1個SWEAT。但這只是起點。
根據官方設計,這個比率會逐年衰減:
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一天走1.5萬步能賺15 SWEAT,兩年後同樣的運動量可能只賺5個。這種設計是爲了控制通脹,但也暴露了一個尷尬真相:用戶的勞動價值在持續貶值。
120億用戶、50億代幣流通,這是泡沫還是生態?
截至2024年5月,1.2億用戶已經集體挖出超過50億個SWEAT代幣。看起來規模很大,但對標STEPN(同樣是Move-to-Earn賽道)的衰落歷程,大量用戶和高流通量往往意味着持幣者權益被稀釋。
Key數據對比:
前者走的是「廣場舞大媽都能參與」的路線,後者是「科技愛好者的小圈子」。廣場舞大媽當然多,但她們能hold住代幣嗎?
代幣價值能hold住嗎?三個風險點
1. 通脹壓力 每天1.2億用戶 × 平均3 SWEAT = 3.6億代幣日產出。即使銷毀機制運作,流動性壓力也是客觀存在的。
2. 變現渠道有限 雖然Sweatcoin聲稱與600+品牌合作,但實際查證後,主要還是電商折扣、Uber卡、Headspace訂閱這類。真正用SWEAT代幣交易的流動性遠低於主流幣種。
3. 用戶活躍度衰減 Move-to-Earn的通病:前期novelty effect強,3-6個月後堅持率斷崖式下跌。Sweatcoin需要持續創新(NFT、DAO、新運動類型)才能留住用戶,但這些都還在規劃階段。
隱私和安全,真的沒問題嗎?
Sweatcoin聲稱數據「匿名化」且「不賣給廣告商」,但:
用戶需要自己權衡:爲了幾塊錢的代幣獎勵,值得把生活軌跡共享出去嗎?
未來看點:DAO轉型能救局嗎?
Sweatcoin的發展路線圖包括:
其中DAO轉型最關鍵。如果能成功過渡到用戶驅動的自治組織,可能激活二級市場流動性。但這和STEPN之前的"美好願景"一樣,執行難度巨大。
結論:是風口還是割韭菜的新馬甲?
老實說,Sweatcoin本身的產品很聰明:用"健康"這個人人關心的需求作鉤子,降低加密貨幣的認知門檻。數據上,用戶確實因此增加了20%的運動量(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研究)。
但從投資視角,SWEAT代幣的價值支撐仍然脆弱:
如果你是想通過散步賺點零花錢,Sweatcoin還不錯。如果你是想投資SWEAT代幣求財務自由,建議先問自己:“爲什麼要相信這個比特幣晚出生20年的幣種?”
最後提醒:任何Move-to-Earn遊戲的本質都是用更高的前期獎勵吸引用戶,中期通過通脹稀釋,最後由後來者接盤。參與前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