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聯創:鏈上平台將淘汰創投 Paradigm,預言加劇市場爭議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Joseph Lubin 在 X 平台發表重磅言論,表示風險投資公司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只是過渡階段的必要工具,未來鏈上投資平台將允許任何人直接投資區塊鏈項目,徹底繞過創投中介,這番話正值以太坊社群因 Paradigm 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而陷入激烈爭論。

創投是過渡而非終點:以太坊的策略性妥協

Joseph Lubin 一直在談論一些人對加密貨幣領域風險投資的擔憂。他特別提到了 Paradigm,這家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投資公司之一。在 X 的一次聊天中,Lubin 表示:「風險投資人參與其中的目的始終是為了盈利,但他們在引導主流投資者進入去中心化創新領域方面仍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 Lubin 看來,許多傳統投資人根本不了解區塊鏈技術,或至少沒有完全理解。他表示,創投公司填補了這一空白,他們運用自己熟悉和理解的系統來審查新項目、管理風險,並為以太坊生態系統帶來真正需要的巨額資金。Lubin 寫道:「我們現在需要風險投資,因為它們是世界資本流入我們生態系統的舒適橋樑。」

這種論述揭示了以太坊生態系統面臨的實際困境。儘管去中心化理念是區塊鏈的核心價值,但在現實中,大多數開發團隊仍需要大量資金來維持運營、支付工程師薪資和推動技術創新。傳統的代幣發行(ICO)模式在 2017-2018 年的泡沫後受到嚴格監管,許多項目轉而尋求創投資金。創投不僅帶來資本,還提供行業網絡、戰略指導和品牌背書。

Lubin 承認,有些人擔心創投的介入最終可能會破壞整個去中心化體系——但他認為這只是一個過渡階段。他想說的是,以太坊不應該害怕與傳統金融合作,即使它最終會建立自己的工具來取代傳統金融。這種實用主義立場在以太坊社群內部並非沒有爭議,純粹主義者認為與傳統金融妥協會稀釋去中心化的理念。

創投在以太坊生態的三重角色:

資本橋樑:將主流金融的數十億美元引入加密領域,提供項目發展所需的資金

風險過濾:運用傳統盡職調查方法篩選項目,降低散戶投資者的資訊不對稱

生態建設:透過投資組合公司之間的協同效應,加速以太坊應用層的發展

然而,Lubin 的核心觀點是:這些功能最終都可以被去中心化的鏈上工具取代。創投是暫時的必需品,而不是永久的固定裝置。創投正在幫助將加密創新轉化為傳統市場能夠理解的東西,但以太坊最終致力於創造一個人們無需透過風險投資即可投資區塊鏈項目的世界。

鏈上投資平台:去中心化投資的終極形態

展望未來,Lubin 認為,最終人們將能夠使用「更公平的鏈上投資平台」直接投資區塊鏈項目,而無需風險投資的幫助。這些平台將允許世界上的任何人參與,並將使用代幣和智能合約來繞過對大公司和中介機構的需求。「很快,我們將擁有更好、更易於訪問的鏈上投資平台,並擁有健康的代幣經濟學,」Lubin 說,「風險投資公司必須適應這一點。」

這種願景並非空中樓閣,已經有一些早期形態的鏈上投資平台在運作。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是最典型的例子,社群成員可以提出提案、投票決定資金分配,並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投資決策。The LAO、MetaCartel Ventures 等 DAO 已經完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證明這種模式的可行性。

然而,當前的 DAO 投資模式仍面臨諸多挑戰。法律地位不明確使得許多 DAO 難以與傳統公司簽署投資協議,投資決策效率低下(大規模投票往往導致決策緩慢),以及缺乏專業的盡職調查能力。Lubin 所設想的「健康的代幣經濟學」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可能涉及更複雜的治理機制、聲譽系統和自動化的風險評估工具。

他認為,以太坊的強大之處在於其獨立性、透明度和開放性——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做出貢獻和投資,而無需經過舊的守門人。這種開放性的終極實現,將是散戶投資者能夠以極低的門檻參與早期項目投資,享受傳統上僅限於創投和機構投資者的回報機會。代幣化使得股權可以被分割成極小的單位,智能合約則確保投資條款的自動執行和透明性。

Paradigm 爭議引爆中心化擔憂

Lubin 發表這番言論之際,以太坊社群正就 Paradigm 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展開激烈爭論。這場爭論之所以達到頂峰,是因為兩位頂尖的以太坊研究人員最近加入了 Tempo,Tempo 是由 Paradigm 支持的區塊鏈項目,專注於支付和穩定幣。離開並加入 Tempo 的人之一是以太坊基金會的資深人士 Dankrad Feist,而 Mallesh Pai 曾在 ConsenSys 工作,現在是 Paradigm 顧問,並將於 9 月全職加入 Tempo。

這些人事變動在以太坊社群引發強烈反應。Dankrad Feist 是以太坊 Danksharding(資料可用性抽樣技術)的核心設計者之一,他的離開意味著以太坊基金會失去了關鍵技術人才。Mallesh Pai 則在 ConsenSys(Lubin 創立的公司)工作多年,對以太坊生態系統有深刻理解。兩人同時轉向 Paradigm 支持的項目,使得一些社群成員擔心 Paradigm 正在「挖角」以太坊的核心人才。

社區中的一些人擔心 Paradigm 的影響力可能會導致中心化,並讓社區外的有影響力的人左右以太坊的發展方向。批評者指出,Paradigm 作為持有大量 ETH 和投資多個以太坊項目的創投巨頭,其利益可能與以太坊社群的長期利益不完全一致。若核心開發者被 Paradigm 吸收,可能導致技術路線圖受到商業利益影響。

其他人則認為,Paradigm 的資金實際上會加速創新,因為它會為這些人提供更多資源來探索新型區塊鏈模型。支持者指出,Tempo 專注於支付和穩定幣,這些正是以太坊需要改進的領域。Dankrad Feist 和 Mallesh Pai 在 Tempo 的工作可能為以太坊生態系統帶來新的技術突破,即使這些創新最初在獨立項目中開發。

Paradigm 影響力爭議的核心問題:

人才流失:核心開發者離開以太坊基金會,削弱開源社群的技術能力

利益衝突:Paradigm 支持的項目可能與以太坊主鏈形成競爭關係

中心化風險:單一創投對多個關鍵項目的控制,違背去中心化理念

Lubin 表示,他認為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他認為 Paradigm 的活動表明以太坊生態系統正在成熟,而不是被接管的跡象。從他的視角來看,人才在開源社群、基金會和商業公司之間流動是健康的,這種流動促進知識傳播和技術擴散。只要以太坊的核心協議開發保持開放和透明,單個創投的影響力就不會構成系統性風險。

以太坊的兩難:理想與現實的平衡

這場關於創投角色的辯論,實際上反映了以太坊生態系統面臨的更深層次問題: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理想的同時,吸引足夠的資本和人才與中心化的競爭對手抗衡。Solana 獲得 FTX 和 Jump Crypto 的大力支持(雖然 FTX 已崩潰),Avalanche 和 BNB Chain 分別背靠風險投資和幣安交易所。以太坊若完全拒絕創投,可能在生態擴張速度上落後。

Lubin 的立場代表了一種實用主義的中間路線:承認當前階段創投的必要性,但明確指出這不是終點。這種論述為以太坊社群提供了一個敘事框架,可以在不放棄去中心化理想的前提下,與傳統金融合作。關鍵在於確保這種合作是工具性的、暫時的,而非結構性的、永久的。

未來的鏈上投資平台若真能實現 Lubin 的願景,將徹底改變創業融資的範式,不僅在加密領域,最終可能擴展到傳統創業領域。屆時,創投的角色可能從資金提供者轉變為專業服務提供者,他們的價值來自專業知識和網絡資源,而非對資本的壟斷。

ETH-2%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