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廈砸 10 億囤中國稀土替代品!比特幣價格為何跟著暴動

五角大廈啟動 10 億美元關鍵礦產囤積計畫,目標擺脫中國稀土依賴。中國控制全球 70% 稀土產量後實施史上最嚴出口管制,引發川普加徵 100% 關稅報復,比特幣價格暴跌 13%。然而中國週末軟化立場釋出談判空間,10 月 13 日加密貨幣市場反彈。

五角大廈 10 億美元豪賭:從石油到中國稀土的戰略轉移

五角大廈通常不參與大宗商品投機活動,但當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舊規則會被打破。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國防部已啟動一項耗資 10 億美元的大規模行動,用於囤積中國稀土等關鍵礦產。這個採購計畫涵蓋從稀土到電動車、戰鬥機和半導體所需的戰略金屬,目標是增強國內韌性,擺脫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事實證明這條供應鏈極不可靠且充滿地緣政治風險。

這項 10 億美元的採購是全球對抗中國稀土主導地位儲備行動的一部分,凸顯了戰略重心的重大轉變,與冷戰時期的石油儲備計畫相呼應。當年的戰略資源是石油,而如今則是鋰、鈷、鎳和中國稀土——基本上是特斯拉汽車、飛彈導引系統、智慧炸彈和高頻雷達中都能找到的關鍵元素。這種轉變反映了現代戰爭和經濟競爭的性質已經根本改變,控制稀土就等於控制未來科技的命脈。

中國稀土的壟斷地位是經過數十年戰略投資建立的。中國控制著全球約 70% 的稀土開採和高達 93% 的永磁體生產,這種主導地位讓北京擁有了強大的地緣經濟武器。當中國對中國稀土和其他戰略物資實施新的出口限制後,供應鏈緊張局勢達到臨界點,立即引發包括比特幣價格在內的國際市場震動。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憤怒回應:「中國正變得非常敵對,向世界各國發出信函,表示他們希望對與稀土有關的每一種生產要素實施出口管制。」

五角大廈的礦產囤積並非投機之舉,而是防禦姿態。這是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礦產採購行動之一,而且華盛頓並非孤軍奮戰。布魯塞爾及其歐洲盟友正爭相追趕,為戰爭風險和能源轉型儲備物資。這場全球性的資源搶奪戰,不僅重塑了地緣政治格局,也深刻影響著比特幣價格和其他風險資產的走勢。

中國稀土戰略軟化:週末釋出談判空間

中國稀土戰略軟化

(來源:Reuters)

就在市場恐慌達到頂點之際,週末出現了突發進展。中國為其近期的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辯護,稱其「合法」且符合國際法,旨在維護全球和平與穩定而非挑起經濟戰爭。更重要的是,中國澄清這些管制並非絕對禁令,符合標準的出口申請仍將獲得批准,與主要貿易夥伴的對話管道保持暢通。

這種較為溫和的措辭立即開始平息投資者的緊張情緒。隨著中國釋放出靈活性和談判空間的信號,分析師開始重新考慮先前的極端風險情境。如果中國稀土供應鏈擔憂消退且全球貿易摩擦緩和,重啟對話的可能性以及北京採取較溫和立場,可能引發大宗商品、黃金甚至比特幣價格的反彈。正如 Kobeissi Letter 評論的:「如果川普總統做出回應並緩和局勢,那麼 10 月 13 日市場將大幅上漲。」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指出,北京此舉是對美國近期制裁的回應,但雙方仍有降溫空間。「這是一個不對稱的反應,北京認為緩和必須是相互的,特別是在執行層面仍有迴旋餘地。」CSIS 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 Gracelin Baskaran 表示,中國稀土限制削弱了美國發展工業基礎的能力,但也是強有力的談判工具。這種雙重性質意味著中國稀土問題可能成為美中談判的核心議題,而非不可調和的對抗。

比特幣價格與黃金:資源戰爭重新定義價值儲存

中國稀土危機和五角大廈的資源囤積計畫,正在重新定義「價值儲存」的概念,這對比特幣價格和黃金市場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每當政府囤積黃金和資源民族主義抬頭時,黃金作為終極避險資產的地位就會得到強化。然而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對電池金屬和中國稀土等戰略礦產的搶購表明,「戰略價值」正在超越地下室裡的傳統金條。

大宗商品投資者可能會看到投資組合策略的根本轉變。黃金保留其最後對沖工具的地位,但現在加入了新的「安全礦物」作為對地緣政治衝擊的保護。如果中國稀土緊張局勢升級,黃金可能受益於新的避險資金流入。然而,如果中國的軟化立場促成建設性談判和供應鏈穩定,黃金的漲勢可能會被更廣泛的風險偏好復甦所抑制。

至於比特幣價格,其作為「數位黃金」的吸引力始終取決於稀缺性、抗審查性和與物理世界的分離。五角大廈對礦產的囤積凸顯了比特幣的獨特悖論:它不受中國稀土等供應鏈中斷的影響,卻又暴露於更廣泛的避險情緒之中。在這次中國稀土危機引發的市場動盪中,比特幣價格暴跌超過 13%,從 12.2 萬美元跌至 10.2 萬美元,顯示它在極端恐慌時刻更像風險資產而非避險資產。

然而從長期來看,中國稀土戰爭可能反而凸顯比特幣的價值。當各國政府為了控制物理資源而展開激烈競爭時,一個完全數位化、不依賴任何物理礦產的價值儲存工具就顯得特別有吸引力。比特幣價格雖然短期受地緣政治事件衝擊,但它不會因為某個國家壟斷了供應而失去功能。這種獨立性正是比特幣與黃金或中國稀土等傳統戰略資源的根本區別。

歷史上看,在宏觀經濟不確定時期,比特幣礦工的儲備通常會膨脹,儘管比特幣價格本身可能短期內交易更像風險偏好科技股。同時,硬體市場的供應鏈中斷(晶片、礦機、半導體都依賴中國稀土)可能對比特幣挖礦經濟產生連鎖反應,推高挖礦成本並可能影響比特幣價格的長期支撐水平。

資源民族主義時代的投資邏輯

隨著五角大廈囤積礦產、中國稀土武器化、歐洲建立戰略儲備,全球正在進入一個新的資源民族主義時代。在這個時代,「價值儲存」的定義正在擴展。黃金的重要性並未減弱,但面臨中國稀土、鋰、鈷等新戰略資源的競爭。比特幣價格的長期邏輯也在這個背景下被重新審視。

雖然 10 億美元對於全球資源市場只是九牛一毛,但其象徵意義深遠。它標誌著美國政府從「市場萬能」回歸「戰略儲備」的思維轉變,也預示著未來幾年資源競爭將更加激烈。對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需要重新評估投資組合:單純持有金融資產可能不夠,戰略礦產相關股票、黃金和比特幣的組合配置可能更加穩健。

如果中國稀土談判取得進展,比特幣價格可能迎來強勁反彈,因為最壞情況消退會推動風險偏好回升。但如果局勢繼續惡化,比特幣價格可能在短期內繼續承壓,直到市場找到新的平衡點。無論如何,這場圍繞中國稀土和戰略資源的博弈,已經成為影響比特幣價格和所有資產定價的核心變量。

BTC3.54%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1
  • 1
  • 分享
留言
0/400
考雅思vip
· 8小時前
· 去槓杆完成,賣壓變薄: 在衍生品市場經歷了一次 “過度槓杆化交易者”的波動高峯和未平倉合約的重置後,Serroni 觀察到“賣壓變得很薄”。· 資產全面回升:截至目前,主要數字資產已大幅反彈:· 比特幣(BTC):日內漲 5% 至 $115,100。· 以太坊(ETH):日內飆升 10.5% 至 $4,138。· 山寨幣:Solana、BNB 和 Dogecoin 等主要山寨幣漲勢強勁,分別漲 12%、16.5% 和 11.4%。· 中國立場軟化助推: 市場情緒的快速轉變,部分歸因於周末中國方面立場似乎有所軟化的跡象,這使得分析師認爲最初的市場暴跌可能受到了短暫的地緣政治過度反應的影響。結語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