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時賞金活動第三期上線!
在 Alpha 區交易熱門代幣,瓜分 $30,000 獎池!
💰 獎勵規則:
1️⃣ 連續2日每日交易滿 128 USDT,即可參與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獎勵
2️⃣ 累計買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領獎勵 100美金盲盒
⏰ 活動時間: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參與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交易概念大補帖(一):利潤的殺手,如同吸血鬼般的交易成本
交易概念大補帖系列,旨在分享一些「很少有人提,但極其重要」的交易概念,相信不論是新手、老手,都能在此系列文章中帶走一些東西。本系列一共有 10 篇文章,這是第 1 篇。 (前情提要:以比特幣 2021 年雙頂結構為例:談什麼是「未來數據洩漏」 ) (背景補充:鏈上數據學堂(一):你知道全市場的 BTC 平均成本是多少嗎? ) 原文連結 寒戰中,李文彬說過一段話,大概是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學會它…不過很多人還沒走到這一步就死了,為什麼?自以為是。」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金融市場:現貨、交割合約、永續合約、槓桿借幣、期權 … 等, 每個商品都有自己的「Game Rules」。如果不知道這些規則,就貿然進入市場交易,那麼自己就很可能變成那些「了解規則的人」的獵物。 「在牌桌上,如果你不知道誰是傻瓜,那麼你就是那個傻瓜。」 那些侵蝕利潤的交易成本 在 crypto market 交易時,常見的交易成本有以下幾個: 1⃣ 手續費(買、賣都要支付,根據倉位大小而定) 2⃣ 滑價、滑點 3⃣ 資金費率(存在於永續合約市場) 以上三個是最常見的交易成本,如果是鏈上玩家,那麼可能還會出現其他諸如「gas fee」的成本。 或許看到這裡,有人會質疑:「這些成本都很低啊,我隨便一張賺錢的單子就賺回來了。」 是的,如果以「一筆交易」來看,交易成本或許真的微不足道; 但如果是「長期」在市場中廝殺的交易老鳥,這些就會成為影響績效的一大重要因素。 如圖,在此我假設有一個神級交易員: 每次交易都賺錢 本金 10,000,每次都賺本金的 1% 比較「每次交易都多 0.1% 交易成本」的績效 可以看到,在連續交易 365 次之後,績效差了約 1133%。 這還是假設他很強、每次都賺錢的狀況下,對於一般人而言:就算是賠錢的交易,也是要支付交易成本的。 交易頻率 & 機會成本 根據上述,可以導出兩個基本但重要的觀念: 1⃣ 交易頻率越高,交易成本越大 頻繁的進出場,如果不能保證績效,即使沒有造成實質虧損,也很容易造成「無謂磨損」。 「如果一輩子只有 10 次出手機會,你真的會這麼隨便的進場嗎?」 2⃣ 隱形的機會成本 這點也是最多人會忽略的:交易次數過多,容易造成「大部分時間都在持倉」的狀況。 要知道,通常每個人的資金額度是有上限的; 如果你把手中的 U 拿去操作了,那就相當於「不能拿來做其他事」。 換言之,一旦在你的持倉期間出現更好的交易機會,你是無法直接參與的(除非決定換倉)。 有趣的是,很多人愛死扛單,手中的部位跌到地府也不願止損,除了賠錢以外,甚至還錯過更多更好的交易機會,得不償失。 結語 以上就是交易概念大補帖(一)的內容,希望對各位有幫助,感謝閱讀至此的你。 相關報導 解讀Web3 AI賽道6大現狀:相比AI Agent,機構更關注基礎設施 AI Agent 融合 Web3,機器人幫你鏈上理財時代要來了? Mind Network 完整介紹:以 FHE 技術破解 AI Agent 安全難題〈交易概念大補帖(一):利潤的殺手,如同吸血鬼般的交易成本〉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