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DeFi 的興起:基礎設施建設與市場爆發

9/15/2025, 9:20:40 AM
中級
比特幣
這篇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搭配詳實數據,有效呈現比特幣 DeFi 生態系統的高速成長態勢。

試著想像,你手中握著全球最具價值的數位資產——Bitcoin,但它卻像一塊被鎖在保險箱裡的金磚,除了保值增值外什麼都做不了。這種感覺就像開著 Ferrari 只能在停車場繞圈,既令人振奮又教人沮喪。

不過,這種局面正發生劇烈變化。到了 2025 年第三季,當某個項目的社群銷售出現 1400% 超額認購、吸引來自 132 個國家 21340 人瘋狂參與時,這早已不只是一次成功的募資——而是整個 Bitcoin DeFi(BTCFi)生態爆炸性成長的縮影。數據更直接:2025 年 BTCFi 市場成長超過 22 倍,總鎖倉價值暴漲逾 2000%。這些數字背後,正是沉睡巨人的全面甦醒。

從 Pump Fun 的現象級瘋潮,到 Linea、Monad、Berachain 等頂尖新星陸續公布 TGE 計畫,加密市場宛如被注入活力。這波浪潮裡,最精彩的故事是 Bitcoin 終於「學會」了 DeFi。

長久以來,Bitcoin 一直像加密世界的資深長者——受人敬仰,但總是低調靜觀,很少涉入新世代的遊戲。Ethereum 則在 DeFi 領域玩得火熱,協議推陳出新,而 Bitcoin 始終維持「我是數位黃金,其他都不做」的冷淡姿態。但如今情勢徹底不同,技術突破讓 Bitcoin 能積極參與 DeFi,一出場就震撼全場。

質押賽道:從「躺著休息」到「躺著賺錢」的精彩蛻變

Babylon Protocol 的成功令人驚艷。誰能料到,2024 年 10 月一次開放中,僅 1 小時 40 分鐘就有 24000 枚 Bitcoin(約 15 億美元)湧入質押,第一輪 1000 枚 Bitcoin 額度還在 74 分鐘內即被搶完。場面宛如演唱會搶票,只是大家搶的是投資 Bitcoin 基礎設施的機會。

Babylon 的核心創新在於實現 Bitcoin 原生質押,代表 Bitcoin 持有者終於可在不失去資產主控權情況下獲取收益。簡單說,就是讓你的 Bitcoin 在安全保護下也能「工作賺錢」。這項技術變革的意義堪比為金磚加上永動機——既保值又能增值。

隨後 Core DAO 也發布自家 Bitcoin 質押方案,透過 Satoshi Plus 共識機制將 Bitcoin 的安全性導入自身網路。他們策略更激進,直接空投 CORE 代幣給質押者,吸引大批 Bitcoin 礦工參與。「挖礦+質押」的雙重收益模式,讓原本只能靠挖礦賺錢的礦工多了新收入。

更值得一提的是液態質押代幣(LST)賽道百花齊放。這領域堪稱 Bitcoin DeFi 的「武器庫」,各種工具應有盡有。Lombard 的 LBTC 只用 92 天就達到 10 億美元鎖倉量,成為首個獲得 Aave、Spark、EigenLayer 這些主流協議認證的 Bitcoin LST,等於取得 DeFi 世界的「通行證」。

pumpBTC 另闢蹊徑,專注跨鏈流動性解決方案,讓用戶能在多條鏈上運用質押的 Bitcoin。Lorenzo Protocol 主打 Bitcoin 生態系統的統一流動性層,想做所有 Bitcoin DeFi 活動的核心中樞。Allo Protocol 更是佈局宏偉,致力建立去中心化 Bitcoin 資產管理平台,讓專業投資人可為散戶管理 Bitcoin 投資組合。

這些協議都在解決同一個核心問題:如何讓 Bitcoin 既能「躺著賺」又保有流動性。就像把金磚裝上輪子和引擎,能移動也能自動衝刺。

基礎設施大戰:讓 Bitcoin 擁有「智慧型大腦」

如果質押是讓 Bitcoin 學會「賺錢」,那基礎設施創新就是在替 Bitcoin 加裝「智慧型大腦」。這場技術比拼激烈程度不下當年「瀏覽器大戰」。

BOB(Build on Bitcoin)可說是此領域最具野心代表。它運用 BitVM 技術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把 Bitcoin 的安全性和 Ethereum 的 DeFi 能力完美結合。BOB 的方案如同替 Bitcoin 安裝「翻譯器」,讓它能理解和執行複雜智能合約,同時保持既有安全優勢。目前 BOB 已吸引超過 3 萬枚 Bitcoin 跨鏈資產轉移,成為 Bitcoin DeFi 的重要入口。

Arch Labs 選擇更直接路線,開發 ArchVM,目標是在 Bitcoin 基礎層實現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能力。這就像幫 Bitcoin 進行「大腦移植」,讓它由價值儲存工具進化為能運行複雜應用的智慧型平台。技術難度極高,但若順利,將徹底改寫 Bitcoin 的定位。

Hemi Network 的解決方案更巧妙。他們將 Bitcoin 節點直接嵌入 Ethereum 虛擬機,創造混合架構。此設計讓開發者可同時享受 Bitcoin 的安全性與 Ethereum 的可編程性,彷彿打造連結兩個世界的橋梁。Hemi 自稱「Bitcoin 最大的可編程層」,雖然有些誇飾,但技術確有突破。

而在這場基礎設施競賽中,Lombard 採取務實又創新的策略。專注釋放 Bitcoin 流動性的協議,Lombard 透過 LBTC 代幣為 Bitcoin 持有者提供「最佳平衡點」——既能獲取質押收益,又能在各大 DeFi 協議間靈活運用。其社群銷售數字很具代表性:原計劃募 675 萬美元,最終收到 9470 萬美元認購,超額認購 1400%。來自 132 國 21340 人熱烈參與,仿如全球 Bitcoin 社群的大型盛會。

有趣的是,Lombard 的成功不僅體現在募資數字,更彰顯其精準定位。它不追求重新發明輪子,而專注扮演「連接器」角色——讓 Bitcoin 能順利融入現有 DeFi 生態。LBTC 已獲 Aave、Spark、EigenLayer 等主流協議肯定,等於拿到 DeFi 的「VIP 通行證」。

Stacks 則走另一條路,憑獨特「Proof of Transfer」共識機制,將 Bitcoin 安全性「借用」到自家智能合約平台。Stacks 上的 DeFi 協議如 ALEX、Arkadiko 已累積不少用戶,證明此路線可行。近期 Stacks 推出 sBTC,力求在去中心化基礎下強化 Bitcoin 跨鏈體驗。

最特別的是 Rootstock(RSK),這個老字號項目透過側鏈技術為 Bitcoin 提供智能合約功能。雖不是最新方案,RSK 在 Bitcoin DeFi 領域有「資深前輩」地位,為後進者提供寶貴經驗。最近他們更推新擴容解決方案,力圖兼顧主網相容與交易效率。

這些基礎設施項目就像替 Bitcoin 安裝各式「外掛」和「插件」,讓這位老前輩終於能在 DeFi 世界盡情揮灑。每個項目都有不同技術策略與優勢,目標皆在釋放 Bitcoin 在 DeFi 領域的巨大潛能。從 Lombard 社群銷售的盛況來看,市場對這種創新高度期待。

當你看到來自 132 個國家的投資者同時對某個 BTCFi 項目表態「yes」,這早已超越區域性嘗試,成為 Bitcoin 未來的全球公投。無論是在北歐極光下、赤道椰林中,還是華爾街咖啡廳、東京深夜辦公室,全世界投資者都關注同一件事:這個沉默的巨人終於要開口了。

華爾街態度的轉變更令人玩味。當傳統金融巨頭開始認真規劃 Bitcoin 配置時,他們需求的不只是買進持有,而是能創造收益、具流動性且合規的專業金融產品。BlackRock、Fidelity 等傳統金融巨頭關注 Bitcoin ETF 僅是起點,下一步很可能追求更複雜的 Bitcoin 金融商品。這正是 BTCFi 基礎設施的價值——它將「數位黃金」升級為「生息黃金」。

零售投資者行為的改變也非常有趣。他們早就不滿只能在二級市場「接盤」,現在希望能和機構投資者站在同一起跑線。這樣的需求推動更公平、更透明的代幣分發機制,也解釋了社群銷售如此火爆的原因。當一般投資人發現自己也能參與基礎設施早期階段,他們的熱情就被徹底點燃。

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相較於 Ethereum DeFi 生態的成熟,Bitcoin DeFi 還像剛學走路的小孩。在質押機制、流動性管理、收益優化、風險掌控等領域,創新空間極大且難以預期。隨著監管環境趨於明朗,合規 BTCFi 產品將更有發展機會。

現階段這條賽道競爭格局仍未成型,機會多,風險也高。技術路線持續摸索,商業模式努力驗證,使用者習慣還在養成。不確定性既是挑戰也是機會,為新入場者創造彎道超車的空間。

那些能端出全方位解決方案、打造強大社群基礎並獲主流協議認可的項目,很可能在這場「淘金熱」中脫穎而出。關鍵是能否在技術創新、用戶體驗、安全與合規間取得最佳平衡。

結語

展望未來,Bitcoin 很可能從「數位黃金」進階成多鏈 DeFi 生態系最具代表性的基礎資產。基礎設施日益健全,協議間互操作性不斷加強,最終會塑造完整的 Bitcoin 金融生態。屆時,BTCFi 產品或將如主流金融商品一般為大眾所普遍接受。

當來自 132 國 21340 人同時為一個項目投下信任票,這已不只是投資行為——而是對 Bitcoin 金融未來的大型集體押注。從當前發展趨勢來看,這場押注很可能獲得豐厚回報。畢竟,當全球最有價值的數位資產終於開始「積極賺錢」,還裝上「智慧型大腦」,誰不想加入這個故事呢?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TechFlow],著作權歸原作者 [0xResearcher] 所有,如有轉載疑慮請聯絡 Gate Learn 團隊,我們將依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之觀點及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註明 Gate 前,禁止複製、傳播或抄襲翻譯文章。

分享

幣圈日曆

代幣解鎖
Starknet(STRK)將於 9 月 15 日 8:00 解鎖 1.27 億枚代幣,價值約 1573 萬美元,佔流通量的 5.98%。
STRK
-2.42%
2025-09-15
代幣解鎖
Sei(SEI)將於 9 月 15 日 20:00 解鎖 5556 萬枚代幣,價值約 1842 萬美元,佔流通量的 1.18%。
SEI
-2.22%
2025-09-15
NFT AI 產品發布
Nuls將在第三季度推出一款NFT AI產品。
NULS
2.77%
2025-09-15
dValueChain v.1.0 發布
Bio Protocol 將在第一季度推出 dValueChain v.1.0。它旨在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健康數據網絡,確保在 DeSci 生態系統中醫療記錄的安全、透明和防篡改。
BIO
-2.47%
2025-09-15
AI生成的視頻字幕
Verasity將在第四季度添加一個AI生成的視頻字幕功能。
VRA
-1.44%
2025-09-15

相關文章

區塊鏈盈利能力和發行 - 重要嗎?
中級

區塊鏈盈利能力和發行 - 重要嗎?

在區塊鏈投資領域,工作量證明(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權益證明)區塊鏈的盈利能力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加密貨幣網紅Donovan寫了一篇文章,探討了這些區塊鏈的盈利模式,特別關注以太坊和Solana之間的差異,並分析了區塊鏈盈利能力是否應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6/17/2024, 3:09:39 PM
比特幣年第二章
中級

比特幣年第二章

本文分享了我們一年前的最新想法,反思了BTC的現狀和前景,並預測了未來的發展。我們觀察到以太坊虛擬機(EVM)L2/側鏈之間的激烈競爭,流動性碎片化和擴展解決方案的增加,以及L2和元協定中廣泛的信任假設。為側鏈、rollups和元協定提出了不同的信任假設。比特幣的發展趨勢包括數位資產的發行、可程式設計解決方案和提高資本效率。此外,還提到了一些新興的解決方案和潛在的贏家,呼籲大家共同構建比特幣生態系統。
6/8/2024, 2:38:04 PM
Notcoin & UXLINK:鏈上數據比較
進階

Notcoin & UXLINK:鏈上數據比較

在本文中,Portal Ventures介紹了比特幣的創新歷史和爭議,最新的舉措,以及Portal使比特幣更具“資本效率”而不是“可程式設計”的論點。
6/11/2024, 6:10:56 AM
Solv協定:集中式去中心化金融趨勢下的資產管理新範式
進階

Solv協定:集中式去中心化金融趨勢下的資產管理新範式

Solv Protocol的快速增長歸功於其對新興的“Restaking+Yield”借貸部門的關注,該部門以BTC為核心資產,並在多鏈領域橫向擴展。簡單來說,隨著Bouncebit和Ethena等重質押項目獲得牽引力,將中心化金融管理與去中心化金融市場流動性相結合的新型“集中式去中心化金融”專案已成為一股突出的力量。
6/18/2024, 3:38:45 PM
位元層:使用 BitVM 比特幣 Layer 2解決方案
進階

位元層:使用 BitVM 比特幣 Layer 2解決方案

Bitlayer是基於BitVM解決方案的比特幣 Layer 2網路安全專案。它旨在提供與比特幣相同的安全性,並支援圖靈完備智能合約、高效的交易處理和安全跨鏈資產轉移。本文將介紹其核心機制、組織架構、團隊等方面。
6/25/2024, 7:03:57 PM
淺析虛擬資産全球主要監管髮展格局
中級

淺析虛擬資産全球主要監管髮展格局

Crypto 世界的理想狀態是去中心化,無需許可,以數字規則運行的繫統,這聽起來與傳統的監管有些矛盾,但當前 crypto 行業的髮展與全球各監管主體正在快速融合,或許很多 crypto 原生者不喜歡,不過各國法案頻出,監管動態已成行業髮展的絶對焦點。 相信主權自由和數學秩序在未來依然是行業的核心,但新事物想要大規模融入到已有的世界秩序中,在全球範圍被快速推廣和髮展,與監管的博弈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必經之路。本文將從行業觀察者的角度梳理 2023 年最重要趨勢的當前進程(* 鑒於各國監管的常用習慣,本文對廣義的加密資産,數字資産更多使用虛擬資産指代)。
12/24/2023, 10:08:59 AM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