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先生的金融賭局

10/27/2025, 5:29:39 AM
中級
區塊鏈
MrBeast(野獸先生)正從 YouTube 平台跨足華爾街。他已申請「MrBeast Financial」商標,規劃推出加密貨幣支付及投資平台,此舉結合流量、信任與監管,可能影響 Z 世代對金融信任的思維模式。

2025 年 10 月,野獸先生(MrBeast)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出了「MrBeast Financial」商標申請。

這位現實世界中為影片內容不惜活埋自己的創作者,虛擬世界裡擁有 4.5 億粉絲,年僅 27 歲。他正計劃將他的事業版圖從速食、零食擴展至銀行、投資,甚至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根據申請文件,他想打造一個 SaaS 平台,涵蓋加密支付處理、小額貸款及投資管理。野獸先生和他估值直逼 50 億美元的商業帝國,正準備闖入金融這個由信任、風險與監管三重枷鎖牢牢約束的領域。

這並非毫無預兆的跨界。他已擁有零食品牌 Feastables 和虛擬餐廳連鎖 MrBeast Burger。但金融服務截然不同,它觸及人們最敏感的神經。

更微妙的是,就在一年前,他因加密貨幣投資爭議成為輿論焦點。區塊鏈分析者指控他利用影響力參與多個「收割散戶」項目,獲利超過千萬美元。

如今,這個自帶爭議的流量大咖,打算帶著以 Z 世代為主的億級粉絲,進入受高度監管的金融世界。

這是一場豪賭,賭的是他的聲譽,籌碼是一代人的信任。這場賭局的結果,將重新定義流量、金融與信任之間的關係。

Z 世代的銀行「出埃及記」

傳統銀行正在失去未來。

年輕人不再走進那些用大理石與防彈玻璃建構的銀行殿堂。他們更換銀行的頻率是上一代的兩到三倍,原因不是更高的存款利率,而是更好的數位體驗。只有 16% 的 Z 世代表示「非常信任」傳統銀行,這比例在千禧世代高出近一倍,在嬰兒潮世代更是接近三倍。

對在演算法與螢幕世界成長的他們來說,銀行櫃員的西裝革履,遠不如流暢的 App 介面來得可靠。

傳統銀行花了一個世紀建立信任機制,分行象徵「觸手可及」,品牌歷史代表「經得起考驗」,政府背書意味著「不會跑路」,大理石櫃檯和西裝職員傳遞「專業」與「穩重」。這些符號和制度,過去確實有效。


美國銀行|圖源:BloomBeag

但對 Z 世代來說,他們活在高頻互動、即時回饋的世界,需要的不是靜態、制度性的信任證明,而是動態、可感知的信任體驗。一家銀行是否有百年歷史,遠不如 App 介面是否友善、客服反應是否迅速、產品是否能客製化來得重要。

更深層原因是,Z 世代對傳統金融體系有根深蒂固的不滿。他們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後成長,目睹大銀行如何獲得紓困,普通人卻承受失業與財富縮水。他們見證金融機構的資料外洩醜聞,看到華爾街菁英在利益面前拋棄道德底線。這些經歷塑造了他們本能地懷疑傳統金融。

絕大多數 Z 世代會受到財經網紅推薦影響,透過社群平台發掘新金融產品,在小紅書學投資,在 TikTok 關注理財博主。這些行為背後,是一場信任基礎的瓦解與重建。

Z 世代不是在找「更好的銀行」,他們在尋找完全不同的事物,一種能將金融服務、社交體驗與個人價值觀無縫整合的生態圈。他們希望金融不再是冷冰冰的數字遊戲,而是能理解、回應並代表他們價值觀的夥伴。

這正是野獸先生看準的機會。

他與粉絲的關係早已超越品牌與消費者,形成一種準社會關係。社群平台研究者稱之為「準社會互動」,觀眾透過持續觀看某媒體人物的內容,產生單向但強烈情感連結,彷彿這個人是自己生活中的朋友。

野獸先生深諳此道。

他每週發布的影片,都是一場場精心設計的財富再分配秀。讓 100 位孩子挑戰世界最強男人,讓陌生人在核掩體中生存 100 天贏 50 萬美元,讓自己被活埋 50 小時,這些極限挑戰背後,是不斷送出的現金。

他送出的現金、汽車和房屋,累計價值數千萬美元。這些贈與本身就是內容,是他與粉絲間信任契約的持續兌現。


野獸先生挑戰活埋自己 50 小時|圖源:Instagram

每一次贈與,都向粉絲證明他說到做到,承諾真實,願意分享財富。這種「看得見的慷慨」,在 Z 世代眼中比任何品牌宣言都更有說服力。

2024 年,野獸先生與金融科技公司 MoneyLion 合作,發起 420 萬美元贈送活動。年輕用戶因信任野獸先生,心甘情願下載 MoneyLion app。他們不是選擇金融產品,而是在追隨值得信賴的人。

這場活動的成功,讓他看見更大可能——如果能將流量直接轉化為金融服務,省去中間商,變現效率將前所未有。

傳統銀行說:「我們有 100 年歷史,經歷大蕭條與金融危機,有政府背書。」

野獸先生說:「我剛給 100 人每人 10 萬美元。」

前者的信任來自過去累積,後者的信任來自當下表現。前者靠制度背書,後者靠演算法放大。前者是靜態、抽象,後者是動態、可見。

但悖論在於,Z 世代對傳統金融的不信任,正是因為後者在透明度與道德上的缺陷。金融服務業全球信任度長期墊底,年輕人對金融機構的不滿,很大程度來自其在利益面前的道德失守。

那麼,野獸先生,一個在加密貨幣世界留下「污點」的網路名人,如何成為他們的金融救世主?

「鐮刀」與「莊家」的距離

2024 年 10 月,區塊鏈偵探 SomaXBT 在社群平台 X 發布詳細報告,精準揭露野獸先生在加密世界的另一面。

報告追蹤與野獸先生關聯的錢包地址,指控他參與多個「收割散戶」項目。這些指控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區塊鏈上的公開交易紀錄。在去中心化世界,每筆交易都永久記錄,無法抹除也無法否認。


SomaXBT 對野獸先生的揭露|圖源:X

最典型案例是 SuperFarmDAO。野獸先生在預售階段投入 10 萬美元,獲得 100 萬枚 SUPER 代幣,隨後用強大影響力推廣項目。代幣價格應聲暴漲,市場情緒被點燃,然後他開始拋售。

最終,這筆 10 萬美元投資為他帶來數百萬美元獲利。這背後,是無數散戶投資者的損失。他們看到野獸先生參與,以為是可靠投資機會,紛紛跟進買入;但當他拋售時,幣價迅速崩盤,散戶成了最後接盤者。

類似操作在 Polychain Monsters、STAK、VPP、SHOPX 等多個項目反覆上演。SomaXBT 估算,野獸先生從這些項目共獲利超過 1,000 萬美元。

從法律角度看,這些行為可能沒有違規。野獸先生未承諾長期持有這些代幣,也未違反任何明確證券法規。當時加密貨幣市場屬於監管灰色地帶,許多傳統金融規則並不適用。在傳統股市,這種行為可能構成市場操縱,會面臨嚴厲法律制裁;但在加密世界,尚無明確規範。

但從道德角度,這些操作引發不小爭議。加密社群許多人認為,利用影響力推高代幣後拋售,本質上是在利用粉絲信任牟利,既破壞項目長期價值,也損害整體產業信譽。當大型 KOL 利用資訊不對稱和影響力收割散戶時,市場就變成另一種華爾街遊戲。

野獸先生團隊回應否認直接參與,宣稱這些投資由第三方管理,他本人並不知情。但這種辯解十分蒼白。即使投資決策由他人執行,他的名字和影響力仍是項目吸引散戶的核心。

當他在社群平台提及某項目,或影片裡出現項目元素時,粉絲自然認定這是背書。不論扳機由誰扣下,子彈都刻著他的名字。

現在,時間來到 2025 年 10 月。距 SomaXBT 首次公開調查不到一年,野獸先生提交了「MrBeast Financial」商標申請。更值得玩味的是,他計劃提供的服務中,赫然包括「加密貨幣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營運」,正是他曾引發爭議的領域。

他似乎想向世界宣告,昔日「鐮刀」,如今要轉型為合規「莊家」。

這背後有兩種可能的商業邏輯,並不互斥。

第一,商業上的「洗白」。透過建立合規金融平台,覆蓋過往投機歷史,重新包裝自己成為負責任的金融服務者。這種策略在商業史上並不罕見,許多投機者都曾透過創建正規機構,完成從「野蠻人」到「建制派」的轉型。摩根大通創辦人早年也是激進投機者,最終成為華爾街最受尊敬的銀行家之一。

第二,更深層的商業邏輯。他發現一條將流量直接變現為金融資產的高效途徑。與其透過第三方平台投資、交易只賺一次性投機利潤,不如自己建立平台,掌控整個生態。如此,他不僅能從內容創作獲利,更能從粉絲每筆金融交易抽佣、每筆貸款賺利息、每次投資分潤。

這是創作者經濟變現的終極型態,從內容變現到金融變現,從影響力到資本,從粉絲變客戶。若成功,野獸先生將開創全新商業模式,成為首位真正意義上的「網路名人銀行家」。

但無論哪種邏輯,他都必須面對同一問題:金融的核心是信任,而信任一旦破碎,重建成本呈指數成長。他必須說服監管機構,一個曾在加密市場收割散戶的人,如今有能力、有意願、有系統地保護消費者利益。

更何況,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正懸在他頭頂。

在監管的刀鋒上跳舞

2025 年,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正經歷微妙轉向。

7 月 31 日,SEC 主席 Paul Atkins 宣布啟動「加密計畫」,目標是改革證券法,促進加密創新。這是重要訊號。過去幾年,SEC 對加密產業持強硬態度,針對 Coinbase、Binance 等交易所訴訟,試圖將大多數加密資產納入證券監管框架。但 2025 年,風向改變。

9 月 29 日,SEC 與 CFTC 舉行歷史性聯合圓桌會議,討論加密現貨交易監管框架。這是兩大監管機構首次共同討論加密監管,象徵美國加密監管進入新階段,從「嚴厲打擊」轉向「明確規則」。


SEC 與 CFTC 的圓桌會議|圖源:YouTube

對於想進入加密金融領域的公司,這是難得的監管窗口期。監管機構釋出友善訊號,試圖在保護消費者與促進創新之間取得平衡。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時程,「MrBeast Financial」商標申請預計 2026 年中期首次審查,2026 年底最終決定。即使一切順利,平台最快 2027 年才能正式營運。

但窗口期不等於通行證。「MrBeast Financial」將面臨多層次、全面監管挑戰。

聯邦層面,SEC 將審查是否涉及證券發行。若平台投資產品被認定為證券,需註冊為經紀商或投顧,接受嚴格監管。CFTC 監管衍生品與商品交易,確保平台不從事市場操縱或詐欺。金融犯罪執法局(FinCEN)要求遵守反洗錢(AML)及認識你的客戶(KYC)規範,平台必須建立完善身份驗證系統,監控可疑交易,向主管機關通報異常活動。

若平台推廣加密支付和交易,很可能被認定為貨幣服務企業(MSB),須遵守更嚴格合規要求,包括註冊、定期報告、接受稽核。每項要求都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州級層面,挑戰更複雜。美國金融監管採聯邦與州雙重體制,在各州營運加密交易所或行動銀行,須取得數十個州級匯款執照(MTL),每州要求不同,申請流程既耗時又成本高昂。

野獸先生直接面向年輕散戶,企業將處於監管放大鏡下。監管機構會問一個核心問題:以極端內容為品牌核心的創作者,是否具備管理消費者存款與投資的「審慎性」?

這不僅關乎合規性,也牽涉聲譽風險。監管機構評估金融許可申請時,除了技術能力與資本實力,也會關注「風險文化」與「治理能力」。會審查公司紀錄,評估管理層誠信與專業,判斷公司是否有能力長期保護消費者利益。

就在商標申請前數週,野獸先生的影片「你願意為 50 萬美元冒生命危險嗎?」引發巨大爭議。影片中,一名專業特技演員從模擬火災建築逃生,爭取獎金。野獸先生辯稱安全措施「比任何人想像的都嚴格」,有專業特技與煙火團隊在場,所有風險均在可控範圍。

但批評者認為,這類高風險、高戲劇性內容,傳遞了「將生命安全與金錢獎勵掛鉤」的危險價值觀。即使實際風險很低,這種呈現方式仍暗示「為了錢可以冒生命危險」。對年輕觀眾可能造成不良示範。

尋求金融許可的公司,這類爭議可能成為負面證據。監管機構會認為這是「風險文化」的體現。一個願意讓人冒生命危險爭獎金的創作者,在金融產品設計上是否也會採取類似冒險主義?是否會為吸引眼球,設計高風險高回報但實際極度不利消費者的產品?

這種擔憂並非無的放矢。金融產品設計需要高度審慎,任何鼓勵冒險或投機的元素,都可能讓消費者面臨巨大損失。名人光環在金融產品的合規性與道德性面前毫無優勢。

金融產品設計需要深厚專業知識與對消費者利益的真誠關心,不能僅靠品牌效應。監管機構與消費者保護組織對名人金融產品有更高警覺,任何可疑收費或風險設計都會被放大檢視。

野獸先生的挑戰更形複雜。他不僅要證明產品合規與公平,還得在加密爭議陰影下重建道德形象。他必須在監管窗口期內,完成精密平衡,既要維持「野獸」人設吸引年輕用戶,又要展現足夠「審慎性」說服監管機構。

這是在刀鋒上的舞蹈。一個失誤,計畫就可能全盤崩潰。但若成功,他將開創全新商業模式,將 4.45 億粉絲的信任直接轉化為金融資本。

一場關於信任的終極實驗

野獸先生的金融賭局,與其說是商業冒險,不如說是關於現代「信任」本質的終極實驗。

它是三股浪潮交會:網路名人經濟金融化、Z 世代反叛傳統金融、加密貨幣合規化。

這三股力量在 2025 年此刻匯聚,創造獨特機會窗口,也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

如果他成功,意味信任的生成機制已經轉型。信任不再必然來自時間沉澱和制度背書,而可透過個人魅力與演算法放大,在極短時間快速孳生。傳統金融機構將不得不承認,百年基業在 Z 世代眼中可能不堪一擊。

這將迫使傳統銀行重新思考年輕用戶策略,思索如何在演算法與螢幕世界建立信任。它們可能需要放下身段,學習網路名人語言,擁抱社群邏輯,甚至與網路名人合作,藉其影響力觸及年輕族群。

也將為其他網路名人開闢新變現路徑。創作者經濟將進入新階段,內容創作者不再只是廣告、商品銷售者,更能成為金融服務提供者。我們可能看到更多「網路名人銀行」、「網路名人基金」、「網路名人保險」,流量與信任的邊界將被重塑。

但如果他失敗,將再次驗證古老教訓:流量能創造奇觀,卻無法憑空生出信任。尤其在金融領域,道德瑕疵與合規風險足以吞噬任何規模的粉絲基礎。影響力能帶來關注,卻無法直接換取金融世界最珍貴的資產——責任。

這將提醒監管機構,網路名人驅動金融創新必須接受更嚴格審查、更明確規則。當金融服務與內容創作、粉絲經濟深度融合,傳統監管框架可能不再適用。監管者需思考,數億粉絲的網路名人成為金融服務者時,其影響力是否構成系統性風險?粉絲關係轉化為金融關係時,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野獸先生品牌建立在「奇觀」與「極端」之上,活埋、核掩體、極限挑戰,內容核心在突破常規、製造驚奇。

但金融服務需要「穩定」與「審慎」,強調可預測性、安全性與長期性。

他能否在保有娛樂屬性的同時,建立可信金融品牌?這不僅是商業問題,更是身份認同的難題。當一位以「瘋狂」聞名的創作者,試圖說服你將血汗錢交給他管理,他是在拓展品牌邊界,還是稀釋品牌核心價值?

這個悖論沒有簡單答案。或許,野獸先生會創造全新金融品牌型態,兼具娛樂與專業。也可能發現兩者根本難以兼容,終需做出選擇。

無論結局如何,賭局已經開場。它將讓我們重新思考,在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信任該交給誰?是交給穿西裝、說著艱澀術語的機構,還是交給螢幕上為我們帶來歡樂與夢想的網路名人?

當第一位用戶在 MrBeast Financial 完成首筆交易時,無論他按下「買入」還是「賣出」,都投下了一張選票,為這個時代的信任難題寫下自己的答案。億級年輕人將用真金白銀,共同書寫這場實驗的結局。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BlockBeats],著作權歸原作者 [Sleepy] 所有,如有轉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將依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觀點與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經提及 Gate 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翻譯內容。

分享

幣圈日曆
代幣解鎖
Grass 將於10月28日解鎖181,000,000 GRASS代幣,約佔當前流通供應的74.21%。
GRASS
-5.91%
2025-10-27
主網 v.2.0 啓動
DuckChain 代幣將在十月推出主網 v.2.0。
DUCK
-8.39%
2025-10-27
StVaults 發布
Lido已宣布,stVaults將在10月作爲Lido v.3.0升級的一部分上線主網。與此同時,用戶可以在測試網上探索這些功能。此次發布旨在通過新的模塊化保險庫架構增強以太坊質押基礎設施。
LDO
-5.66%
2025-10-27
有問必答
Sidus將在十月舉行AMA。
SIDUS
-4.2%
2025-10-27
Forte網路升級
Flow宣布Forte升級,計劃在十月推出,介紹工具和性能增強,以改善開發者體驗並支持消費者就緒的鏈上應用程序與AI。此更新包括Cadence語言的新功能、可重用組件庫、協議改進和精煉的代幣經濟學。當前和新的Flow開發者將發布利用最新功能的應用和升級。更多細節將在8月14日於Pragma New York在ETHGlobal黑客馬拉松之前分享。
FLOW
-2.81%
2025-10-27
sign up guide logosign up guide logo
sign up guide content imgsign up guide content img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立即註冊

相關文章

Solana需要 L2 和應用程式鏈?
進階

Solana需要 L2 和應用程式鏈?

Solana在發展中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最近,嚴重的網絡擁塞導致交易失敗率高,費用增加。因此,一些人建議使用Layer 2和應用鏈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探討了該策略的可行性。
6/21/2024, 6:56:40 AM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中級

Sui:使用者如何利用其速度、安全性和可擴充性?

Sui 是一個權益證明 L1 區塊鏈,具有新穎的架構,其以物件為中心的模型可以通過驗證器級別的擴展實現交易的並行化。在這篇研究論文中,將介紹Sui區塊鏈的獨特功能,將介紹SUI代幣的經濟前景,並將解釋投資者如何通過Sui應用程式活動瞭解哪些dApp正在推動鏈的使用。
8/13/2025, 7:33:58 AM
錯誤的鉻擴展程式竊取分析
進階

錯誤的鉻擴展程式竊取分析

最近,一些 Web3 參與者由於下載了讀取瀏覽器 cookie 的虛假 Chrome 擴展程式,從他們的帳戶中損失了資金。SlowMist團隊對這種騙局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6/12/2024, 3:26:44 PM
在哪種敘事中最受歡迎的掉落?
新手

在哪種敘事中最受歡迎的掉落?

牛市場是一個敘事對加密項目意味著一切的時代。由於目前的市場正處於成長期,許多專案都顯示出數百個倍數,但很少有獵人能夠理解它們之間的相關性。
5/27/2024, 9:55:34 AM
由幣安實驗室支持的必試專案,提供額外權益質押獎勵(包括分步指南)
中級

由幣安實驗室支持的必試專案,提供額外權益質押獎勵(包括分步指南)

Zircuit是與以太坊虛擬機(EVM)完全相容的zk Rollup。它目前處於測試網階段。它通常可以理解為使用zk技術的以太坊L2。從本質上講,它仍然是解決以太坊本身的性能和效率問題,並説明交易更好更快地執行。與OP架構相比,Zircuit可以實現zkEVM Rollup的快速一致的性能,而無需提現交易的挑戰期。
6/20/2024, 2:33:10 AM
深度分析:AI和Web3能創造什麼樣的火花?
進階

深度分析:AI和Web3能創造什麼樣的火花?

本文探討了人工智慧 (AI) 和 Web3 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整合的潛在價值和影響。AI 擅長提高生產力,而 Web3 通過去中心化改變生產關係。這些技術的結合帶來了數據分析、個人化使用者服務以及安全和隱私保護方面的創新應用。
6/7/2024, 5:04:4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