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Base的"身份危机":L2还是交易所?

最近Base又陷入漩涡。SEC委员Hester Peirce(“加密妈妈”)放了一个炸弹言论:如果L2用中心化排序器控制交易匹配,那就是交易所,得接受SEC监管。

这话乍一听有点离谱,但戳中了Web3基础设施的真问题。

各方声音碰撞

Coinbase法务总顾问Paul Grewal的反驳:L2是基础设施,就像AWS给交易平台提供服务,但AWS本身不是交易所。排序器只是保证交易顺序,不做订单匹配。

Vitalik的补充:Base是高度中心化的,但资金是非托管的(由L1Ethereum控制),Coinbase偷不了你的币。而且第二阶段会进一步去中心化。

批评者的反击:Taproot Wizards创始人Eric Wall指出,Base的合约可以通过治理升级,安全委员会拥有巨大权力——这本质上是托管系统。Solana开发公司Anza的Max Resnick揭露排序器按优先费用排序(200ms间隔),不是严格FIFO,意味着可以被操纵。

真正的问题在这儿

关键不在"Base是不是交易所",而在:排序器中心化能用来做什么

如果Coinbase通过排序器:

  • 截取MEV利润
  • 影响成交价格
  • 审查某些交易

那它就像做市商/经纪商的角色,确实该被监管。

Galaxy研究负责人Alex Thorn指出核心矛盾:Base本身不是交易所,但如果DEX建在高度中心化的Base上,还能叫DEX吗?还能不受监管吗?

Vitalik的"透明度陷阱"

Vitalik说安全委员会需要75%多签投票,且持股>26%的个体必须独立于L2运营方。听起来不错。

但Cardano L2开发者Anastasia Labs创始人直白地"翻译"了一下:

  • “多签” = 7个私钥
  • “75%投票” = 需要6个同意
  • “独立要求” = 用壳公司、朋友的公司、子公司来绕过限制

很多用户赞同:纸面上的规则很透明,但实际操纵Base难度不大。

监管的窘境

SEC在FTX创伤后变得敏感。它的逻辑是:如果有单一实体能控制排序,就有操纵风险,就该管。

问题是:怎么定义"去中心化"?即使排序器分布式了,怎么快速确认运营方有没有利益关系?

对Base来说,要么真正分散排序权(像Arbitrum探索的),要么接受"中心化但透明"的定位。目前的状态两边都得罪了。

核心启示:L2的未来不在"是否中心化",而在"中心化用来做什么"以及"如何制衡"。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