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比特币 vs 以太坊:别再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猛兽”混淆了
如果你是加密货币新手,有人告诉你“比特币和以太坊基本上是一样的”,那他错了。大错特错。这两者根本不是竞争对手——它们在解决完全不同的问题,你越早明白这一点,就越能真正理解你所投资的东西。
核心区别:货币 vs. 应用商店
**比特币是数字黄金。**字面意义上的。当中本聪在2009年推出比特币时,整个目标就是创造一种不需要银行的点对点电子现金。它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种执念:
**以太坊?它是世界计算机。**Vitalik Buterin在2015年推出以太坊,带着一个大胆的愿景:如果区块链可以运行任何东西呢?智能合约、DeFi协议、NFT平台、游戏——全都运行在一个去中心化网络上。这就是以太坊存在的原因。
改变一切的技术栈
共识机制:PoW vs. PoS (能源之争)
比特币坚持工作量证明(PoW):矿工通过烧电解数学题,谁先解出来谁就能添加下一个区块。安全吗?是的。浪费吗?也是——比特币用电量大致相当于一个小国家。
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 (The Merge,2022年9月):验证者质押ETH作为抵押来验证区块。这就像交保证金——如果你作恶,就会失去它。结果?能耗比PoW减少99%以上,而且区块时间更快(约12秒 vs. 比特币的约10分钟)。
供应量:比特币的硬性上限 vs. 以太坊的销毁机制
可编程性:分水岭
比特币的脚本语言有意保持简单——专注于价值转移,没有花哨功能。这是特性,不是缺陷。
以太坊的Solidity是图灵完备的,理论上可计算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开发:
速度与扩展性:硬指标
比特币:约3-7笔交易/秒,区块时间10分钟。作为全球货币系统?太慢了。这就是为什么有闪电网络——链下处理支付,周期性结算到比特币主链。
以太坊:Layer 1约15-30 TPS,区块时间12秒。仍无法满足全球需求,因此有Arbitrum、Optimism等Rollup,将数千笔交易打包到链下,再将证明提交到主链。最终结果:吞吐量提升100倍以上,手续费大幅下降。
实际作用
比特币的世界:
以太坊的生态:
投资逻辑:不同的下注
比特币持有者押注于:“这将成为全球储备资产。通胀对冲。永不稀释的数字财产。”
以太坊持有者押注于:“这将成为Web3的基础设施。如果去中心化应用胜出,ETH也会胜出。”
两者都可能成真。也都可能失败。都伴随严重风险。
常见问题
问:比特币能做智能合约吗? 技术上可以,但很糟糕。比特币的脚本仅限于多签钱包等基础功能。复杂逻辑?以太坊才是主场。
问:以太坊会不会超越比特币(“The Flippening”)? 有可能,但比特币的先发优势和极简设计让它仍然领先。不过,如果去中心化应用无处不在,这也不是不可能。
问:我该买哪一个? 取决于你的投资逻辑。比特币=宏观对冲。以太坊=科技押注。或者两个都买,别纠结了。
总结
比特币和以太坊不是竞争对手。它们就像保险箱(比特币)和工厂(以太坊)的对比。一个用于保值,一个用于创造。二者都重要,都可以共存于你的投资组合中。
与其问“哪个好”,不如问“哪一个更符合我对加密货币用途的看法?”这才是真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