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PING和$PAYAI的「反常」操作:一个MEME要做平台,一个工具币要换池子
最近被问炸了:$PING 和 $PAYAI 到底在搞什么鬼?
一个MEME币居然要做Launchpad平台,另一个号称实用代币的项目突然要迁移换池子——这操作看起来像要跑路?说实话,当下这行情,我心里也没底。但至少有些逻辑还能摸得清。
这俩项目为啥要"折腾"?
其实仔细想想,它们的动作都挺合理。要是放在好点的市场环境里,这些调整妥妥算利好。
问题出在哪?
结果就是:两边都缺个能让人持续相信的「故事内核」。
那现在的操作呢?恰好在补各自的短板:
说白了,都是想撑开想象空间的一次升级尝试。
逻辑能不能走通?
因为饼还没完全画完,我们只能先看逻辑。
PING做Launchpad这事儿
其实不意外。熊市里没情绪没共识,价格根本撑不住。它点燃的x402赛道叙事很可能因为太MEME而熄火。
但要是变成Launchpad平台币?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可以靠平台发的项目——一个、两个、三个——不断试错来赋能。只要遇到一个不错的流动性节点,就能完成逆袭。这么看,这次战略调整挺聪明。
PAYAI的代币迁移
这个更容易引起误会。我听到各种阴谋论:项目方手里没筹码了,用迁移来控盘云云。
可要真是阴谋,直接FUD砸盘不是更快?所以我更倾向于相信:团队确实意识到Facilitator工具属性的局限,想升级成协议层给代币做持续赋能——质押机制、奖励系统、生态激励、CEX锁仓这些。
拉长时间看,这决定也不算差。
为什么市场不买账?
还是那句话:大部分人都是冲着炒MEME的思维杀进x402赛道的。
习惯了MEME那种捞一票就走的节奏。但x402赛道的成长蝶变逻辑,根本不是MEME那套能承载的,也不可能短期见效。
PING做Launchpad只是x402赛道资产发行叙事的开端。也许成功,也许翻车,但更多Launchpad还在酝酿中。看看c402 Market里那些idea透露的信号——新一轮launchpad绝不只是发无用币,Gamefi、Socialfi这些实用场景都能套进来发币,这比纯聊天进步太多了
PAYAI做协议服务层升级就更微妙。我听说这团队很工科技术思维。但这种团队出现在熊市,我反而觉得是好事——有足够时间窗口证明自己。而Facilitator恰好是个价值捕获和商业延展空间都可大可小的细分赛道。全新定位正是团队开始给Facilitator持续赋能,最终改变Facilitator在x402生态里的位置和价值捕获能力。
所以呢?
不确定性确实大,但逻辑至少还能自洽。熊市里能折腾的项目,总比躺平等死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