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 #发帖赢代币PORTALS# 💥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ORTALS、Alpha交易赛、空投活动或Launchpool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1,300 枚 PORTALS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9月18日 18:00 – 9月25日 24:00 (UTC+8)
📌 相关详情:
Alpha交易赛:参与即有机会赢奖励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181
空投活动:领取 #PORTALS# 空投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168
Launchpool:抵押 GT 获取 PORTALS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148
📌 参与方式:
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PORTALS 或相关活动(Alpha交易赛 / 空投 / Launchpool) 相关
内容不少于 80 字
帖子添加话题: #发帖赢代币PORTALS#
附上任意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
🥇 一等奖(1名):300 PORTALS
🥈 二等奖(4名):150 PORTALS/人
🥉 三等奖(4名):100 PORTALS/人
📄 注意事项:
以太坊 Layer 2:繁荣与隐患
以太坊 Layer 2 网络如 Arbitrum、Optimism、Base 和 ZK rollups 现在处理近 90% 的以太坊交易,标志着历史性的扩展转变。
尽管L2s实现了大规模增长,但仍面临着包括集中化风险、对序列器的高度依赖、与主网燃气费用相关的费用波动以及桥接安全问题等挑战。
下一波创新——ZK 证明、模块化区块链、超级链概念和 Layer 3 实验——将塑造以太坊的扩展和 adoption 的未来。
扩容奇迹的诞生
在2025年夏季的香港开发者大会上,几乎每个谈话都围绕着以太坊的Layer 2网络。有人开玩笑说,以太坊主网已成为一个“清算所”,而真正的交易、借贷、社交应用和游戏活动现在都在链外进行。数字支持了这个玩笑:在2024年的Dencun升级之后,L2上的每日交易量超过了1000万,是主网的十倍以上。
Arbitrum凭借其庞大的生态系统领先,承载了像GMX、Uniswap和Aave等应用。Optimism将自己定位为不仅仅是一条链:通过OP Stack,它连接了Coinbase的Base和许多实验性的rollups,构想出一个“超级链”。Base本身在2023年成为轰动一时的应用,当社交应用Friend.tech迅速走红,短暂超越了Arbitrum的TVL。同时,ZKSync Era和StarkNet在零知识证明方面取得了进展,这条道路被认为更为艰难但更具未来保障。
正如一位早期投资者所说:“以太坊 L2 不再是补充,它们就是舞台本身。”在短短两年内,数百万用户终于体验到了低费用和近乎即时确认的区块链,为去中心化应用提供了与 Web2 产品竞争的真正机会。
表面下的裂缝
在增长的背后,裂缝开始显现。
在2025年8月,Coinbase的Base网络突然冻结了44分钟。原因:Sequencer故障。在此期间,交易被卡在队列中。社交媒体上充满了投诉。一位用户写道:“如果我的资金被锁定超过一天,我再也不会使用Base。”此事件揭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几乎所有主要的L2仍然依赖于单一的Sequencer,如果它出现故障,网络就会停止。
去中心化的承诺感觉遥不可及。Arbitrum 可能有 DAO 和安全委员会,但 12 个签署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绕过治理并立即更改合约。Optimism 和 Base 仍然缺乏主动的防欺诈系统,迫使用户完全“信任”运营商。这种权衡使事务得以运行,但削弱了无信任的理想。
费用也在逐渐回升。在平静的日子里,一笔交易的费用不到一美分。但在繁忙的时刻,Arbitrum的燃气费可能会上升到几角钱。对于高频应用来说,这依然太过沉重。更糟糕的是,L2费用仍然与以太坊的燃气费挂钩:当主网在牛市中拥堵时,rollup的费用也会同步攀升。
安全仍然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剑。乐观rollups需要七天的退出延迟,这迫使用户依赖第三方流动性桥,这往往是最薄弱的一环。跨链桥黑客攻击仍然是整个生态系统最大的风险之一。
技术十字路口
危机和怀疑正在推动创新向前发展。
ZK rollups,曾被认为还需要几年时间,现在正走向主流。在2024年底,StarkNet工程师宣布他们将60万个NFT铸造压缩成一个单一的证明。一位开发者称之为“扩展的登月时刻”。ZKSync Era通过其Boojum系统提高了证明时间,使“即时提款”变得可行。Polygon zkEVM、Scroll和Linea正在快速追赶,朝着完全EVM兼容推进。
与此同时,模块化区块链设计正在成型。Celestia 和 EigenDA 提供更便宜的数据可用性层,而 Astria 则实验去中心化的 Sequencer 网络。Optimism 的 "Superchain" 旨在将 OP Stack rollups 统一为一个虚拟网络,让用户在不同链之间无缝切换。Arbitrum 的 Orbit 计划扩展到 Layer 3,游戏、社交平台或企业应用可以在其自定义链上运行。
正如Vitalik Buterin所写:“L3并不总是关于更高的TPS,它是关于功能的新维度。”对于开发者来说,选择的森林正在扩大:ZK、模块化、融合、L3。每一种都有其支持者,任何一种都可能成为明天的标准。
前方的道路
繁荣与风险在Layer 2的世界中并肩而行。
对于投资者来说,Arbitrum和Optimism仍然是“蓝筹” L2。对于开发者来说,ZK rollups是热门话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问题更简单:费用会涨吗?提现会卡吗?网络会崩溃吗?
接下来的几年将决定Layer 2是否能够真正平衡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性能。Sequencers能够去中心化吗?ZK证明能否扩展?跨rollup流动性能否像在单一链上那样顺畅流动?如果不能,今天的成功可能会证明只是暂时的。
但是乐观情绪仍然强烈。以太坊的Danksharding升级即将到来,进一步降低成本。Rollup团队的交付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资本、人才和应用程序正在涌入。一些人预测到2030年,世界十大互联网应用中的三到五个可能会在以太坊Layer 2上运行。
正如一位开发者在ETHGlobal的舞台上所说:“我们不是在为今天构建Layer 2,而是在为下一个十亿用户构建互联网。”
〈以太坊 Layer 2:繁荣与隐患〉这篇文章最早发布于《Coin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