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限时赏金活动第三期上线!
在 Alpha 区交易热门代币,瓜分 $30,000 奖池!
💰 奖励规则:
1️⃣ 连续2日每日交易满 128 USDT,即可参与共享 $20,000 美金盲盒奖励
2️⃣ 累计买入 ≥1,024 USDT,交易量前100名可直领奖励 100美金盲盒
⏰ 活动时间:8月29日 16:00 — 8月31日 16:00 (UTC+8)
👉 立即参与交易: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841
#GateAlpha # #GateAlphaPoints # #onchain#
昨晚的数据又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8 月非农就业人口只有 2.2 万,预期是 7.5 万,差距很大,6 月的数据被修正成负数,从 +2.7 万变成 –1.3 万,失业率也从 4.2% 升到 4.3%。
有几年没见过这种数据了,昨晚有点懵,大概是要降50个bp了,说明经济内生很差,回调预期很强,之前说的衰退没有price in,今年降息三次的概率也在上升。
按理说,坏消息推动降息,这应该是大礼包。债市果然大涨,黄金也飙到新高,美元一根直线往下砸。但美股反应就很奇怪,AMD英伟达跌麻了这就是我要聊的主题:为什么同样的数据,市场的解读完全不同?
在我刚进市场那几年,非农是最硬核的数据之一,
非农好 → 说明经济强劲,企业招人,消费能力强,股市涨,美元涨,债市跌。
非农差 → 说明经济走弱,衰退风险加大,股市跌,美元跌,债市涨。
数据反映经济,经济反映市场,所以如果放在十年前,昨晚这样的数据出来,市场一定会 panic:
就业差成这样 → 经济要衰退了 → 美股一片惨绿,美元顺势走弱,债市因避险爆拉。
但过去两年完全不是,疫情之后,市场完全变形了,核心矛盾是利率水平。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2020 年疫情爆发,美联储极端放水,把利率砍到零,还搞无限 QE,市场疯狂上涨,钱太多了,然后 2022 年通胀失控,美联储又极端加息,从 0 拉到 5%以上,流动性瞬间抽干,股市也从顶点砸下来。
所以这几年市场都在盯一件事:美联储什么时候转向?
逻辑变成了:
数据好 → 联储没理由降息,利率高企 → 股市承压,美元走强。
数据差 → 联储可能要救 → 降息预期升温 → 股市、债市大涨,美元走弱。
于是出现了一个魔幻的结果:坏消息成了好消息。
昨晚的非农就是 textbook case,数据糟透了,结果市场第一反应不是经济完了,而是联储 9 月必降息,黄金涨,美债收益率跌,美元跌。
可问题来了,股市没有跟上。因为数据差到离谱,反而让人担心这不是慢下来,而是硬着陆。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坏消息能包装成好消息,但坏到一定程度,逻辑会反转。
这里就要提到高盛的一个研报观点:美元的角色正在切换。
以前,美元的强弱大部分取决于美国经济本身。经济强,美元强;经济弱,美元弱。这是一个直观逻辑,没什么花头。
但过去两年,美元更像是美联储政策的衍生品。
数据弱 → 市场预期联储宽松 → 美元走弱;
数据强 → 市场担心联储继续紧缩 → 美元走强。
换句话说,美元从经济实力的晴雨表,变成了政策预期的晴雨表,昨晚的行情就是验证。
对我来说,这个变化特别关键,意味着很多老逻辑已经废了。以前看非农,是在看经济健康状况;现在看非农,是在赌政策预期。
ok回到昨晚,为什么黄金、债市反应强烈,股市走不动?
我的解读是:对债市来说,降息就是天大的利好,收益率直接大幅下行。
对黄金来说,美元崩掉,实际利率下行,逻辑也很顺。
但股市不一样。非农差到极端,企业盈利预期会被砍,特别是芯片这种对需求极度敏感的行业,估值掉了,博通财报一出,英伟达、AMD 都被按在地上,这就是经济现实。
所以股市卡在中间:一方面降息预期利好估值,另一方面衰退预期打压盈利。市场不知道该信哪边,就走得扭扭捏捏。
我现在的结论是市场逻辑不一样了。
传统逻辑:非农数据 → 经济冷暖 → 市场定价。
过去两年逻辑:非农数据 → 政策预期 → 流动性方向 → 市场定价。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数据,在不同阶段,市场给出完全不同的解读。
昨晚就是典型:数据太差 → 降息确定性极高 → 债市、黄金狂欢;但差到极端 → 衰退阴影压制股市 → 美股反应平淡。
这说明,市场现在在两个维度之间摇摆:流动性托底 vs衰退担忧
我更担心的是,如果未来出现这种局面:就业塌了,通胀又粘在高位。那时候联储想救也救不了,降息空间有限。坏消息既代表衰退,又换不来宽松。到那时,坏消息就会重新变成纯粹的坏消息。
换句话说,现在坏消息还能被市场包装成好消息,是因为大家赌联储有空间救,但如果有一天空间没了,市场会真正 panic。
以前是直线,现在全是拐弯,昨天这种情况最能说明问题:同样的数据,在不同逻辑框架下,市场能解读出完全相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