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及其他亚洲市场,为防止股价波动过大,交易所设置了每日涨跌幅限制,一般为前一日收盘价的 ±10%。当股价上涨触及涨停限制,即为“涨停板”,此时价格不再提高,后续买卖只能在该价格或以下进行。
理论上,投资人完全可以在涨停时挂卖单,但是否能成交关键取决于卖单在排队中的先后顺序和买单数量。若市场买单远多于卖单,成交机率高,反之则可能无法成交,出现“锁涨停”现象。
交易所基于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撮合订单。涨停价格因为唯一,所有挂单价格一致,因此先挂卖单者优先交易,这使得挂单时间非常重要。
外盘(买单量)大于内盘(卖单量)表示市场买气强且成交可能性高。相反,内盘大于外盘则表明卖压沉重,涨停不稳。配合五档报价和逐笔成交资料,可判断自己卖单是否易于成交。
开盘前挂单,抢先排队,提高成交概率。
利用券商条件委托设定自动卖出。
把握二次攻涨停机会,分批卖出,降低风险。
视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卖出计划。
涨停时能否卖出,关键在于对撮合规则和买卖力量的把握。透过合理的挂单与观察技巧,投资者能在涨停行情中实现稳定获利,而非仅止于帐面上的涨幅。
分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