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最新
熱門
資訊
我的主頁
發布
掃描下載 Gate App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日拱一卒王小楼
2025-10-06 08:30:22
關注
Zama 項目與區塊鏈隱私保護的思考
昨天翻到一篇關於 Zama 的文章,看完後我整個人都興奮了!
1. 區塊鏈隱私問題的根本困境
作爲一個在加密世界摸爬滾打了幾年的老韭菜,我見過太多項目從天花亂墜的白皮書到最後銷聲匿跡。但 Zama 這個項目,讓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都忽略了一個根本問題
說起來有點諷刺,區塊鏈誕生的初衷是爲了透明和去中心化,但恰恰是這種「過度透明」成了它最大的阻礙。
我記得 2021 年牛市的時候,身邊一個做傳統金融的朋友想試試 DeFi,結果一查鏈上數據,發現自己的每一筆交易、每個持倉都暴露無遺。他當場就放棄了,說這比裸奔還可怕。
這就是問題所在——沒有隱私保護的區塊鏈,永遠只能是小衆玩具。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銀行帳戶餘額、每筆轉帳記錄都公開在網上,你還敢用網銀嗎?但我們在鏈上就是這樣生活的,習以爲常到麻木了。
2. Zama 的創新與技術方案
Zama 的解決方案讓我眼前一亮
Zama 提出的全同態加密(FHE)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讓數據在加密狀態下也能進行計算。這聽起來很技術,但想想就知道有多牛——你可以在完全不暴露原始數據的情況下,讓智能合約正常運行。
更絕的是,它不是要重新造一條鏈,而是可以在任何現有的 L1、L2 上運行。這就像給現有的所有區塊鏈都裝上了一層隱私保護罩。
我最欣賞的是它的「可編程保密性」概念。開發者可以通過代碼精確控制什麼信息對誰可見,什麼時候可見。這種靈活性是之前的隱私方案都做不到的。
3. 互聯網隱私演進的類比與行業展望
從 HTTP 到 HTTPS,再到 HTTPZ?
文章裏提到的一個類比特別有意思——當年互聯網從明文傳輸的 HTTP 進化到加密的 HTTPS,現在 Zama 要推動從 HTTPS 到 HTTPZ 的躍遷。
這個類比讓我想起了互聯網早期的那段歷史。1995 年的時候,誰能想到今天我們在網上購物、轉帳都是家常便飯?當時大家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都心存疑慮,直到 SSL/TLS 協議的普及才真正打消了顧慮。
現在的區塊鏈,或許就處在當年 HTTP 的階段——功能強大,但缺乏必要的隱私保護。
4. 個人思考與未來展望
我的一些思考
作爲一個經歷過多輪牛熊的老韭菜,我學會了保持理性。Zama 的技術確實先進,但要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還有很多挑戰:
技術成熟度如何?
FHE 計算的效率能否滿足實際需求?
成本會不會太高?
這些都需要時間驗證。
更重要的是,隱私保護和監管合規之間的平衡。太強的隱私保護可能會引起監管擔憂,這在當前環境下是個敏感話題。
但不管怎樣,我認爲隱私保護是區塊鏈走向主流的必經之路。沒有隱私,就沒有真正的大規模採用。
寫在最後
2025 年會是 Zama 創造新主流的一年嗎?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每一次技術革新都需要先行者。無論是當年的 HTTP 到 HTTPS,還是今天可能的 HTTPS 到 HTTPZ,都需要有人站出來推動這個進程。
作爲這個行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我希望能看到這樣的突破。畢竟,我們不只是韭菜,也是這個新世界的建設者。
@zama_fhe #ZamaCreatorProgram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
聲明
。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留言
0/400
留言
暫無留言
熱門話題
查看更多
#
BTC再創新高
12.7萬 熱度
#
十月加密市場預測
3.7萬 熱度
#
Gate熱門新幣推薦
2.2萬 熱度
#
曬出我的Alpha積分
17.2萬 熱度
#
F1紅牛觀賽分享
2976 熱度
置頂
網站地圖
Zama 項目與區塊鏈隱私保護的思考
昨天翻到一篇關於 Zama 的文章,看完後我整個人都興奮了!
1. 區塊鏈隱私問題的根本困境
作爲一個在加密世界摸爬滾打了幾年的老韭菜,我見過太多項目從天花亂墜的白皮書到最後銷聲匿跡。但 Zama 這個項目,讓我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都忽略了一個根本問題
說起來有點諷刺,區塊鏈誕生的初衷是爲了透明和去中心化,但恰恰是這種「過度透明」成了它最大的阻礙。
我記得 2021 年牛市的時候,身邊一個做傳統金融的朋友想試試 DeFi,結果一查鏈上數據,發現自己的每一筆交易、每個持倉都暴露無遺。他當場就放棄了,說這比裸奔還可怕。
這就是問題所在——沒有隱私保護的區塊鏈,永遠只能是小衆玩具。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銀行帳戶餘額、每筆轉帳記錄都公開在網上,你還敢用網銀嗎?但我們在鏈上就是這樣生活的,習以爲常到麻木了。
2. Zama 的創新與技術方案
Zama 的解決方案讓我眼前一亮
Zama 提出的全同態加密(FHE)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讓數據在加密狀態下也能進行計算。這聽起來很技術,但想想就知道有多牛——你可以在完全不暴露原始數據的情況下,讓智能合約正常運行。
更絕的是,它不是要重新造一條鏈,而是可以在任何現有的 L1、L2 上運行。這就像給現有的所有區塊鏈都裝上了一層隱私保護罩。
我最欣賞的是它的「可編程保密性」概念。開發者可以通過代碼精確控制什麼信息對誰可見,什麼時候可見。這種靈活性是之前的隱私方案都做不到的。
3. 互聯網隱私演進的類比與行業展望
從 HTTP 到 HTTPS,再到 HTTPZ?
文章裏提到的一個類比特別有意思——當年互聯網從明文傳輸的 HTTP 進化到加密的 HTTPS,現在 Zama 要推動從 HTTPS 到 HTTPZ 的躍遷。
這個類比讓我想起了互聯網早期的那段歷史。1995 年的時候,誰能想到今天我們在網上購物、轉帳都是家常便飯?當時大家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都心存疑慮,直到 SSL/TLS 協議的普及才真正打消了顧慮。
現在的區塊鏈,或許就處在當年 HTTP 的階段——功能強大,但缺乏必要的隱私保護。
4. 個人思考與未來展望
我的一些思考
作爲一個經歷過多輪牛熊的老韭菜,我學會了保持理性。Zama 的技術確實先進,但要真正實現大規模應用,還有很多挑戰:
技術成熟度如何?
FHE 計算的效率能否滿足實際需求?
成本會不會太高?
這些都需要時間驗證。
更重要的是,隱私保護和監管合規之間的平衡。太強的隱私保護可能會引起監管擔憂,這在當前環境下是個敏感話題。
但不管怎樣,我認爲隱私保護是區塊鏈走向主流的必經之路。沒有隱私,就沒有真正的大規模採用。
寫在最後
2025 年會是 Zama 創造新主流的一年嗎?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每一次技術革新都需要先行者。無論是當年的 HTTP 到 HTTPS,還是今天可能的 HTTPS 到 HTTPZ,都需要有人站出來推動這個進程。
作爲這個行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我希望能看到這樣的突破。畢竟,我們不只是韭菜,也是這個新世界的建設者。
@zama_fhe #ZamaCreator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