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的下一個篇章:從刀掛鉤到收益掛鉤

穩定幣已經從簡單的美元掛鉤演變爲多樣化的模型——法幣支持、加密抵押和混合設計——這些模型在合規性、透明度和效率之間取得了平衡。

像USDe和USDf這樣的新一代產品在穩定性基礎上增加了收益,而PayPal和Ripple等巨頭則將穩定幣推向主流支付和結算。

穩定幣的未來將取決於產品設計和監管:那些結合了穩定性、收益和無縫可用性的穩定幣可能會在日常使用中超越美元。

潮流與大壩 – 穩定幣如何成爲加密貨幣的結算層

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裏,穩定幣常常被忽視,但卻是不可替代的。當市場飆升時,它們充當安全的避風港;當流動性枯竭時,它們仍然是最終的結算單位。從集中交易所到鏈上協議,從跨境轉帳到高通脹國家的日常儲蓄,穩定幣悄然成爲了數字金融的支柱。

USDT 和 USDC 是這個故事的兩個主要角色。第一個憑藉早期的領先和在新興市場的深入滲透,成爲事實上的“影子美元”。第二個則憑藉透明度和監管支持贏得信任,受到機構和支付公司的歡迎。這兩者看起來都很穩固,但各自都經歷過風暴。USDT 長期以來因儲備不明確而受到批評,而 USDC 在硅谷銀行倒閉期間跌至 0.88 美元。

這些危機並沒有摧毀穩定幣。相反,它們迫使市場重新思考“穩定”真正意味着什麼。一個一美元的錨定不是一個靜態的點——它是由儲備、機制和市場信心維持的過程。法幣支持的穩定幣依賴於銀行和國庫;去中心化模型依賴於抵押品和代碼。路徑的選擇決定了它們能承受多少壓力,以及能服務哪些用戶。

隨着生態系統的擴展,穩定幣不再僅僅是美元的影子。一些穩定幣專注於合規和支付,其他則加倍關注鏈上透明度,而新的競爭者則在穩定性之上增加收益。潮水不斷漲,大壩正在重建。真正的競爭不再是維持掛鉤,而是在更多現實場景中成爲默認選擇。

工程對決 – 混凝土與木材在兩種穩定性的邏輯中

法幣支持的穩定幣就像混凝土大壩:堅固、簡單,但依賴於外部系統。USDT 的供應量已超過 1700 億,主導着交易所和場外市場。USDC 嵌入到 Visa 和 PayPal 等網路中,被宣傳爲數字美元。它們的優勢在於清晰和低波動性,但它們的風險同樣明顯:一個凍結命令或監管行動可以在一夜之間改變它們的命運。BUSD 的強制淘汰是最生動的例子。

另一方面,去中心化的穩定幣將韌性刻入代碼。MakerDAO 的 DAI 通過智能合約鎖定 ETH 和其他資產,成爲 DeFi 的支柱。Aave 的 GHO 使穩定幣成爲其借貸生態系統的本土資產,將利息回流到 DAO 金庫。Curve 的 crvUSD 使用 LLAMMA 算法將清算平滑化爲曲線,減少在波動市場中的突然清算。Liquity 的 LUSD 回歸純粹:僅 ETH 抵押,沒有治理,最小參數,以及強大的抗審查性。

這兩條路徑代表了不同的工程邏輯。一條將穩定性外包給銀行和財政部,另一條則通過抵押和清算將其內部化。一條是高效但集中化的,另一條是彈性但資本密集型的。實際上,它們彼此交融。DAI投資於現實世界的資產以賺取收益;USDT和USDC則嘗試鏈上儲備證明。

穩定性不是一個靜態的點,而是各種張力之間的平衡:合規與審查抵抗、效率與尾部風險、透明度與隱私、對機構的信任與對代碼的信任。就像混凝土和木材,兩者的結構都是必要的。穩定幣的未來可能會建立在兩者的混合之上。

收益競賽 - 從穩定的美元到有息美元

第一代穩定幣解決了可用性的問題。第二代則在回答持有它們是否值得。新一波則完全圍繞收益而展開。

Ethena 的 USDe 是最清晰的例子。通過結合現貨和衍生品對沖,它消除了價格風險,留下了來自質押和融資利率的淨收益。結果不僅僅是一個穩定的美元,而是一個能夠賺取收益的美元。在安全收益在鏈上稀缺的時刻,這種設計推動了爆炸式增長。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USDe 的流通量已超過 130 億,成爲第三大穩定幣。

Falcon Finance 的 USDf 走上了另一條道路。它承諾“無清算”,要求更高的抵押品,以給用戶安心,然後通過 sUSDf 將協議利潤分配回持有者。它講述的故事不是關於參數,而是關於體驗:保護用戶免受突然的損失,提供穩定的回報。在主要市場做市商的支持下,USDf 快速躋身前十大穩定幣。

與此同時,中心化巨頭們並沒有坐視不理。PayPal 的 PYUSD 直接嵌入其支付應用中。First Digital 的 FDUSD 依托亞洲的監管支持和交易所上市實現快速增長。Ripple 的 RLUSD 則旨在企業間的跨境結算。這些產品不依賴復雜的機制,而是依靠許可證和分發。當數億用戶可以一鍵訪問穩定幣時,產品便會自我證明。

這創造了勞動分工。去中心化的挑戰者通過將收益和創新與穩定性相結合,在DeFi中競爭。中心化的參與者在支付和結算方面擴展。他們在交易所和跨鏈橋接處相遇,流動性在這裏流動。穩定幣競賽現在有兩個敘事並行運行。

穩定幣的未來 – 地緣政治與產品設計

穩定幣的未來正在國會聽證會和錢包路由算法中書寫。明確的規則可以將陰影轉化爲陽光,但過於嚴格的規則可能會將創新驅回地下。對於USDT和USDC來說,生存與滅絕的界限在於合規、審計以及對儲備和凍結的法律框架。對於去中心化項目而言,長期目標是減少對中心化抵押品的依賴,並在鏈上使治理和風險透明化。

與此同時,產品化正在加速。第一個趨勢是利益的再分配:一旦儲備和抵押物產生收益,用戶將期望穩定幣像儲蓄帳戶一樣運作。第二個是重新考慮清算:像LLAMMA這樣的算法和保證金系統將清算事件轉化爲可管理的碎片。第三個是路由:在多鏈網路中,路徑最順暢的穩定幣將捕獲不可見的訂單流。第四個是地緣政治:歐元和人民幣穩定幣,以及區域支付網絡代幣,可能會在其本地走廊中加速發展,逐漸侵蝕美元的主導地位。

穩定幣並不是爲了取代法幣。它們的目的是將法幣轉變爲互聯網原生對象。對於中心化的發行者而言,路徑是獲得許可證、透明度和支付集成。對於去中心化的構建者,使命是機制設計和可驗證的治理。對於混合型,挑戰在於平衡收益和風險。

最強的護城河不是“看起來像美元”,而是“比美元更有用”。當穩定幣成爲錢包中的默認貨幣,當清算和路由像水一樣順暢,當收益感覺像儲蓄帳戶,當合規感覺像空氣時,它們最終將成熟爲互聯網的全球價值層。到那時,1.00的意義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從價格錨變爲體驗錨。

〈穩定幣的下一篇章:從盯美元到盯着收益〉篇文章最早發展於《CoinRank》。

USDE-0.05%
USDC-0.02%
DAI0.1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