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王者歸來!阿里市值暴漲重返 3 萬億,「MAGA」戰略全面啟動

「高科技絕不只是征服星辰大海,更應該呵護人間煙火。」馬雲的回歸讓阿里巴巴股價一年內翻倍,市值時隔 4 年重回 3 萬億人民幣。這位消失近五年的創始人,如今沒有官方頭銜,卻比以往更加親力親為,帶著「Make Alibaba Great Again」的使命,全力推動 AI 戰略與 500 億補貼計劃,試圖讓這艘中國科技巨輪重新找回昔日輝煌。

「風清揚」歸來,員工激動落淚

阿里巴巴股價與市值

自 2020 年那場著名的演講後,馬雲幾乎從所有公開場合退隱。他缺席的這幾年,正是阿里最艱難的時期。市值從巔峰的 8,000 多億美元跌落,一度被後起之秀拼多多超越,內部員工士氣也跌至谷底。

他的缺席,本身就成了一種符號,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落幕和公司的困境。

所以,當他重新出現在阿里園區,一切都改變了。

「今天,我不是為螞蟻過去的 20 年而來,而是為了螞蟻未來的 20 年而來。」

根據彭博社報道,去年 12 月,馬雲回到螞蟻集團發表演講,一些在場的老員工竟激動得當場落淚。今年 4 月,他現身阿里雲總部,牆上貼滿了員工們描述公司困境的留言。面對一張張年輕的臉孔,他再現金句,點燃所有人的情緒。

如今,他每天都會戴著阿里的工牌在園區穿梭。這個看似微小的細節,被所有阿里人解讀為強烈的訊號:他,回來了,重回戰場。

手握兩把劍:AI 與 500 億補貼

馬雲的回歸,並非只是精神圖騰。他帶著明確的戰略目標,手持兩把利劍,直指阿里的未來。

第一把劍:All in AI

知情人士透露,馬雲對 AI 的關注達到了迷戀的程度。他不僅每天接收「通義千問」大模型的最新進展,甚至會在一天之內給相關主管連發三條訊息追問細節。他親自為阿里雲、平頭哥晶片月台,將 AI 提升到公司生死存亡的高度。

在吳泳銘的主導下,阿里承諾未來三年將投入超 3800 億人民幣用於 AI 和雲端基礎設施。今年 8 月,阿里雲收入暴增 26%,創下多年最快增速,背後,離不開馬雲的強力推動。

第二把劍:500 億補貼血戰電商

「阿里佔據 85% 市場份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這是阿里高層試圖讓馬雲接受的現實。面對京東、美團、拼多多的圍剿,尤其是在即時零售和本地生活領域,阿里的防線正承受巨大壓力。

馬雲給的答案簡單粗暴:打回去。

報道稱,在阿里決定豪擲 500 億人民幣(約 70 億美元)巨額補貼,反擊京東的突襲時,馬雲是幕後關鍵的推動者。這場戰爭不僅關乎市場份額,更可能觸及監管部門對「惡意補貼」的紅線,但馬雲似乎下定決心。

「道德權威」與新班子

如今的阿里,由馬雲最信賴的兩位老將——蔡崇信和吳泳銘——掌舵,再加上重獲重用的蔣凡,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權力核心。

馬雲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阿里巴巴》一書的作者鄧肯·克拉克形容他擁有「道德權威」。他不是日常管理者,但他的一句話、不滿,足以讓整個公司的策略方向改變。從支持張勇卸任,到在內網發聲「糾正航向」,他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當然,這種「太上皇」式的存在也帶來了困惑。有些員工視他為最高決策者,這讓公司的報告結構變得複雜。

但無論如何,一個共識是:在經歷了一系列戰略搖擺和組織架構調整後,馬雲的回歸,為這艘巨輪重新校準了航向。他依賴蔡崇信、吳泳銘和蔣凡這些最熟悉的面孔,試圖重塑阿里的核心競爭力。

重返輝煌之路:MAGA 戰略的挑戰與機遇

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評論說:「他可能確信,是時候走出隱居,通過擊敗美團來留下自己的印記了。他活在自己武俠史詩的幻覺中。」

這或許是一種解讀。馬雲的職業生涯,本來就充滿了武俠式的浪漫與豪情。

在將權杖交給張勇時,他說:「退休不意味著我離開了阿里巴巴。如果阿里巴巴需要我,我永遠都會在。」

現在,阿里需要他。那個戴著工牌的身影,正穿行在西溪園區,提醒著所有人——那個時代還沒結束。

一場關於「再次偉大」的戰役,已經打響。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