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圈裏一位朋友聊起他的經歷,他之前能盯着那些「挖礦協議」的排行榜劃一下午,手指都快磨出繭子了也不覺得累——畢竟那會兒搶任務像打雞血,總盼着空投能帶來點驚喜。可現在再打開頁面,看到那點獎勵,他連點進去的勁兒都沒了,滿屏的不確定性,到最後只剩唉聲嘆氣💨



倒不是他對空投徹底沒興趣了,而是慢慢想通了:一筆筆微薄的收益攢下來,遠不如扎進一件「能積累資本」的事裏實在。他說自己以前也犯過渾,照着「低參與度、可能發錢」的協議清單規劃日子,現在回頭看才發覺,空投本該是驚喜,哪能當成工資盼啊?直到後來才明白,穩定這事兒,空投給不了,但加密行業的工作能給啊💸

他總跟人算這筆帳:有了正經工作,每月能拿踏實薪水,你給行業提供價值,行業就給你相應回報;攢下的技能、人脈、信譽,就算哪個項目黃了,這些東西也帶不走。哪怕項目創始人賺夠了拍屁股跑路,大不了跳槽——這難道不比「天天祈禱兩年點擊沒白費」靠譜多了?

加密圈特友好,只要你肯堅持、愛折騰,幾乎啥技能都能變現。加密圈的工作大概能分三類:
✅社區類:管理員、社群經理、品牌大使
✅內容類:長文作者、KOL、研究分析師、meme創作者
✅技術類:開發者、工程師、漏洞獵人(他總自嘲對技術一竅不通,這塊兒也不敢多聊)
關鍵是不用「非此即彼」,比如技術崗的開發者,可能閒了會寫技術科普文,也能兼職做meme;圈裏看重的是你有沒有參與感,不是頭銜多響亮。

聊到怎麼入行,他也沒藏着掖着,說就靠這幾點:
1. 先磨技能,不管是寫文、做社群還是搞技術,練熟了才敢往前衝;
2. 早入局!在某個生態沒火的時候就扎進去深度參與,等火起來,別人自然能看見你;
3. 打造個人品牌,把社交帳號當成「工作成果證明」——別悶頭幹,寫的文、做的meme、管過的社群,都發上去讓大家看。

都在自己選的生態裏死磕,直到成了「權威」;而且翻他們的社交號,能清清楚楚看到「我做了啥」,這不就是最硬的簡歷嗎?

不如把空投當副業,重心放在能給生活托底的事上。好多人說進加密行業工作難,別盲目信那些話,你要是肯多做一點、主動把自己的價值亮出來,說不定下一個被行業看見的就是你

#加密圈生存指南 # Web3職場 #空投心態轉變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