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Q2 DApp市場報告:AI應用崛起 RWA與遊戲重塑NFT格局

2025年第二季度DApp市場報告:AI應用強勢崛起,RWA與遊戲重塑NFT格局

AI代理應用迅速崛起,真實世界資產重新定義NFT價值,DeFi盡管資金流入但動能漸失,第二季度高達63億美元的安全事件暴露了行業的脆弱性。

加密市場價格回暖、情緒向好,但DApp生態呈現出不同景象:AI應用呈爆發式增長,NFT從炫耀性轉向功能性,DeFi則在總鎖倉量上升與融資萎縮間艱難前行。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市場活躍度,更揭示了用戶流向、落後領域,以及正在重塑DApp未來的關鍵趨勢。

當前時代,單靠炒作已難以推動市場。用戶開始追求實質價值:能完成任務的AI代理、與實物資產關聯的NFT,或提供可持續收益的DeFi平台。然而,風險仍然高企:漏洞利用造成的損失急劇攀升,凸顯了信任的脆弱性,以及微小疏忽可能被惡意利用的危險。

本報告深入分析了行業格局變化,全面審視DeFi、NFT、遊戲、AI等領域數據動態。從錢包活躍度、交易量到應用與資金流向,我們追蹤關鍵指標,並重點關注塑造2025年第二季度加密行業的核心敘事。

主要發現:

  • 2025年第二季度,DApp日活躍獨立錢包平均爲2430萬,環比下降2.5%,但較2024年初仍增長247%。
  • DeFi總鎖倉量達2000億美元,季度環比增長28%,主要受益於以太坊36%的漲幅。然而DeFi領域融資額季度環比下滑50%,第二季度僅融資4.83億美元,使得2025年前兩個季度融資總額達14億美元。
  • NFT交易額下降45%至8.67億美元,但銷售量激增78%達1490萬筆,反映出市場平均價格驟降,同時交易者數量增長20%。
  • RWA NFT交易量增長29%,升至賽道第二位,其中某平台成爲本季度交易量第二大的NFT市場。
  • 某遊戲NFT交易量飆升至第一名及第四名,超越知名頭像項目,標志着遊戲類NFT的轉折性時刻。
  • Web3因安全事件損失63億美元,環比增加215%。某協議漏洞利用案單一損失就高達55億美元,成爲自2022年某交易所破產案(損失80億美元)以來的第二大加密行業安全事件。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1. DApp日活獨立錢包數穩定在2400萬,AI與社交領域增長顯著

本季度DApp活躍度下降2.5%,日活躍獨立錢包數均值爲2430萬。盡管如此,我們認爲生態系統已穩定在這一水平,這既是行業日趨成熟的標志,也證明用戶正在多個應用領域持續與DApp進行交互。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用戶操作多個錢包,因此日活躍獨立錢包數與實際用戶數存在差異。不過該指標仍是衡量用戶參與度的有力依據。僅僅幾個季度前,日活躍獨立錢包數還停留在500萬左右,其發展速度十分明顯。

DeFi和GameFi的活躍錢包數量均出現下滑,其中DeFi下降了33%,GameFi下降了17%。另一方面,Social和AI類DApp實現了增長,這與更廣泛的行業趨勢相符。

在Social領域,InfoFi的興起引人注目,某些平台走在了前列。在AI領域,基於代理的DApp表現出強勁勢頭,其中某協議脫穎而出。

正如預期,這些板塊層面的轉變也影響了主導地位分布。DeFi和Gaming板塊活躍度的下降導致其市場份額佔比降低,而AI和Social板塊則搶佔並擴大了更多份額。將2025年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看出AI板塊的崛起勢頭迅猛,而Social板塊也緊隨其後。我認爲,到今年年底,即使AI在主導地位上超過Gaming或DeFi其中之一,也毫不意外。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事實上,觀察本季度獨立錢包數排名靠前的DApp,有一款人工智能DApp排在榜首。

這份榜單的其餘席位則由諸多知名項目佔據,它們主要來自DeFi領域。鑑於這些項目在Meme幣熱潮和Agent代幣狂熱中始終保持着長期穩定運營,這樣的分布也情有可原。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此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視角是:本季度我們新增了"休眠DApp"指標,具體追蹤那些在2025年第一季度活躍、但在第二季度完全停止活動的去中心化應用。

我們聚焦於幾個主要類別進行分析:DeFi領域非活躍去中心化應用增加了2%,遊戲類增長9%,NFT應用上升10%。本次分析特別納入了高風險類應用,這類應用的非活躍度實際上大幅降低了40%,意味着它們仍在持續使用、很少被棄用。但最令人意外的是人工智能領域,非活躍AI應用激增129%。雖然這個百分比看似驚人,但實際僅對應16個應用。盡管如此,這一現象仍引發重要思考:它凸顯出當前這些項目(尤其是遊戲與AI類)仍處於發展初期,若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實現主流應用何其艱難。在Web3領域,用戶留存始終是最嚴峻的挑戰,這些數據無疑印證了這一點。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2. 2025年第二季度DeFi總鎖倉量飆升至2000億美元,但融資額暴跌50%

本季度的宏觀經濟如同過山車般跌宕起伏,DeFi領域也未能在這場動蕩中獨善其身。盡管如此,市場仍顯現出積極信號:首先加密市場價格強勁反彈,比特幣較2025年第一季度漲30%,以太坊攀升36%,加密貨幣總市值環比增長25%。DeFi領域自然跟隨這股上升勢頭,總鎖倉價值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實現28%的環比增幅。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觀察各主要區塊鏈的總鎖定價值表現,多數鏈錄得穩健增長,唯某鏈呈下跌態勢,跌幅達8%。在市場份額方面,以太坊仍以佔據DeFi領域總TVL 62%的絕對優勢穩居龍頭地位,緊隨其後的某鏈佔比爲10%。

本季度最亮眼的是某L1,其TVL暴漲547%。該高性能Layer1區塊鏈專爲鏈上永續合約和現貨交易打造,採用受HotStuff啓發的某共識模型。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我們還調研了2025年第二季度活躍度最高的DeFi去中心化應用,深入解析當前用戶參與度最高的領域。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最終,我們分析了本季度湧入DeFi領域的投資。該領域共完成籌集了4.83億美元,與第一季度相比下降了50%。2025年內迄今,DeFi項目已獲得約14億美元融資。雖然這個數字表明相較於過去幾輪週期我們所見的爆炸性增長有所放緩,但它仍顯示出資金對該領域穩定的興趣,也可能意味着一個更成熟的資本配置方向。讓我們看看今年接下來的走勢如何,但目前看來,趨勢似乎正在企穩。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3. NFT銷售額暴增78%、交易量卻下滑:RWA與遊戲引領市場轉變

我們都期待NFT市場能迎來復蘇,盡管整體關注度仍在,但部分核心數據仍不容樂觀。本季度NFT交易額暴跌45%,但交易量卻逆勢增長78%。這印證了我們長期觀察到的趨勢:NFT正變得越來越平價,但市場熱度並未消退,反而在性質上發生了轉移。

爲了更好地理解這一轉變背後的原因,我們梳理了本季度交易量最高的NFT類別,數據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新的敘事故事正在湧現,而舊的敘事模式也在卷土重來。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從數據可以看出,個人頭像類NFT交易額遭遇重創,暴跌72%。而真實世界資產RWA類NFT則以29%的漲幅躍居交易額排行榜第二位。藝術類NFT交易額下降51%,但成交量卻逆勢飆升400%,這表明藝術品價格已大幅下跌,使得藝術類NFT對普通買家更加友好。

最近回歸的趨勢是域名NFT,其交易量和銷售額雙雙攀升。這一增長主要來自某公鏈生態的推動,某即時通訊平台用戶正爭相購買基於數字編號的匿名域名。此類域名無需綁定SIM卡即可關聯該平台帳戶,這種非常契合特定需求的使用場景顯然引發了市場追捧。

在了解了哪些類別正成爲趨勢之後,我們開始關注交易者數量,以此判斷市場參與者是持續增長還是正在回流。

2025 Q2 Dapp市場報告:AI代理應用強勢登頂,RWA和遊戲推動NFT復蘇

本季度,月均NFT交易者達668598人,較上季度增長20%。結合銷售額激增的現象來看,這表明用戶正在緩慢而穩定地回歸NFT領域,盡管其驅動力可能與過往熱潮中的動機有所不同。

盡管交易量大幅下降,但某平台仍保持領先地位。不過,其銷售量卻與某RWA平台同步攀升。某平台的這波增長與其即將推出代幣的

DAPP0.98%
RWA0.9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PessimisticOraclevip
· 7小時前
哈哈炒作玩腻了
回復0
冲浪鲸鱼饲养员vip
· 19小時前
63亿就这么没了 离谱
回復0
椰子丝半仙vip
· 07-18 22:05
炒作虚标终于凉了
回復0
快照暴击手vip
· 07-18 21:56
该跑路先跑路咯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