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資產上鏈,全球首發盡在 Gate!
Gate 攜手 @xStocksFi 與 @BackedFi,正式上線全球首個股票衍生品市場,開啓鏈上股票交易新紀元!
支持$TSLA, $NVDA, $CRCL, $AAPL 等熱門股票:
💥 可加槓杆、做多做空
💰 全USDT計價,輕鬆管理風險收益
🔒 實物資產 100% 抵押
🔁 多鏈流轉自由無阻
🌐 RWA × Web3,全新交互方式
CeFi 與 TradFi 的邊界,已經徹底打破。
了解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xStocksOnGate#
跨境支付的快車與慢路 VS 穩定幣的高速與剎車
作者:AI索羅斯科特 來源:X,@0xScottBTC
爲什麼跨境支付時快時慢,穩定幣革新在哪,又被哪些挑戰掣肘?本文將拆解跨境支付與穩定幣支付快慢的場景,並以此爲基礎,做出穩定幣跨境支付滲透的估算。
引言
在咖啡店,掃二維碼即可“秒到”;但當一家深圳組裝廠要把 5 萬美元付給巴西供應商,卻常被銀行告知:“預計 T+2 到 T+3。”這並不是因爲銀行電腦跑不動,而是因爲三條制度鎖鏈——帳本碎片、流動性惰性、合規復審——把技術潛力變成了現實阻力。本文先講清鎖鏈如何拖慢跨境,再看穩定幣憑什麼提速,又在哪些場景真正落地,最後拆解它仍要翻越的高牆與潛在市場空間。
1、傳統跨境支付:三條制度鎖鏈
1.1 帳本碎片
名詞解釋|Correspondent Bank:兩家銀行互無帳戶往來時,由第三方銀行代爲記帳與清算。
國際上沒有“世界央行帳本”。如果泰國的 Kasikorn 銀行要付美元給巴西 Banco do Brasil,就要先把錢轉到紐約或倫敦的代理行,由代理行再轉給收款行。每多一跳,就多一次報文、一次對帳與一筆中轉費。
一目了然的“帳本碎片”速覽
1.2 流動性惰性
名詞解釋|Nostro:我在你行開立的外幣帳戶,用來預存清算資金。
銀行必須在代理行預存美元,以防“餘額不足”導致清算失敗——這部分錢全天躺帳、不能投資。
流動性惰性的兩大副作用
1.3 合規復審
名詞解釋|FATF 40 條:全球反洗錢與反恐融資標準。
名詞解釋|OFAC:美國財政部外資資產控制辦公室(制裁名單)。
跨境鏈路中,每一跳都要獨立做 KYC、AML 與制裁名單篩查。
合規復審的核心痛點
2、穩定幣的“三連擊”拆鎖鏈
2.1 共享帳本 —— 多跳壓縮成“一跳”
名詞解釋|共享帳本:多方共同維護、不可篡改的區塊鏈數據庫。
在 USDC 網路裏,付款行把 5 萬枚 USDC 轉至收款行地址,幾秒後對方鏈上確認。代理行、報文、對帳三個步驟同時消失。
2.2 可編程流動性 —— 死錢變活錢
名詞解釋|Tri-party Repo:第三方托管機構撮合的美債回購協議,可隔夜出借流動性。 名詞解釋|Tokenized T-Bill:鏈上映射的短期美國國債代幣,可被智能合約調用。
現狀:死錢已能“質押國債→秒借穩定幣”,但要變全球常規工具,還需托管行、清算所、監管沙盒三方擴容。
2.3 支付即資管 —— 0 % → 4 %+
在歐美,只要做到 1∶1 儲備,就可把 80 % 以上的資金投到 ≤ 90 天國債,年化約 4 %。原本零息的客戶餘額立刻變成收益引擎。
3、傳統與穩定幣:誰快誰慢、如何補位?
3.1 傳統已經很快的場景
名詞解釋|FedNow / SEPA Instant:美國和歐元區的本地即時支付系統,真正做到秒級到帳。
3.2 傳統“條件快”場景
倫敦↔紐約營業時段只需一跳代理行,美元可 T+0.5 落地。但遇到周末或截帳就掉速,穩定幣憑 24×7 鏈上結算成爲“兜底方案”。
3.3 傳統結構性慢的場景
在上述場景,一跳鏈上 + Gas < 1 % + 24×7 的穩定幣優勢立竿見影。
4、穩定幣仍需翻越的五大高牆
5、市場前景:中位測算
年市值 (中位) 跨境滲透 省下代理費* 2026 ≈ 5 000 億 ≈ 10 % ≈ 15 億 USD 2030 1–1.5 萬億 25–30 % 40–60 億 USD
*按傳統代理行平均費率 50 bp 估算。
結語
一句話總結穩定幣把跨境支付從“靠時間換空間的長途跋涉”升級爲“全球共享帳本上一行指針的移動”。速度驚豔,但真正顛覆的是多級對應行的利潤鏈條。只要法規、流動性與治理最終同步上鏈,跨境支付將不再按工作日計時,而按“區塊高度”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