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 Monad 的 MON 代幣首次交易表現黯淡?深度剖析與未來可能性

11/25/2025, 7:24:48 AM
Monad 主網上線伴隨 MON 代幣發行,但首次交易價格低於發售價,僅約 5000 萬美元成交量。本文分析其背後原因,並展望未來發展。

MON 代幣發行背景與主網啓動

Monad 是一個高性能 Layer-1 區塊鏈項目,其核心目標是構建一個兼容 EVM(以太坊虛擬機)、同時具有更高吞吐量和效率的平台。2025 年 11 月 24 日,Monad 主網正式上線,並伴隨着 MON 代幣的首次流通。據官方披露,MON 的總供應量爲 1000 億枚,而在主網上線之初,僅有 約 10.8%(約 10.83 B) 被解鎖。其中,7.5% 通過公開發售、3.3% 作爲空投發放給早期支持者。

公開發售機制與市場反應

此次 MON 的公開發售在 Coinbase 的 Token Sales 平台上進行。根據 Monad 官方及媒體報道,這種發行方式旨在實現“更廣泛的分配”,而不是集中給大戶。聯合創始人 Keone Hon 表示,他們選擇 Coinbase 的原因正是其民主透明的機制,希望普通用戶也能參與。然而,市場反應並未達到預期。公開發售節奏緩慢,有觀察者認爲這反映了部分投資者對 MON 的熱情並不如想象中高漲。

首日成交數據分析:價格與交易量

一旦 MON 上線交易,其表現顯得較爲保守。根據數據,MON 在首次交易時的價格約爲 0.02417 美元,低於公開發售時的 0.025 美元。這意味着早期買入者可能面臨即時浮虧。此外,在交易剛開始的 前 100 分鍾內,成交量僅約 5000 萬美元,這對於新興 Layer-1 項目而言並不高,反映出市場活躍度偏低。基於流通量的計算,MON 的開盤市值約爲 2.62 億美元。這些數據結合起來,暗示此次代幣發行在市場層面面臨壓力。

代幣分配結構:團隊 vs 社區 vs 生態

代幣經濟學是 MON 首日表現受到抨擊的重要原因之一。具體來看,MON 的供應結構如下:27% 分配給團隊,19.7% 給早期投資者,4% 存於實驗室國庫,38.5% 用於生態發展。團隊持幣比例高達 27%,引來了社區和分析者的質疑。有人擔心,這樣的分配方式可能導致潛在拋壓,損害長期價值。此外,雖然生態部分佔比較大,但真正釋放並參與生態活動的代幣還需時間和機制支持。

Monad 團隊爲什麼堅持當前策略?

面對市場質疑,Monad 聯合創始人 Keone Hon 的回應是:“我們設計發售機制就是爲了讓更多人參與,而不是把代幣集中在少數大戶手中。”更進一步,他們計劃將未售出的代幣重新導入生態發展,用於資助開發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推動項目長期成長。這種策略表明 Monad 更傾向於長期生態構建而非短期炒作。倘若能兌現承諾,這種取向可能幫助其建立更堅實的基礎。

可能的風險與機遇

風險方面,MON 首發表現不強可能會打擊市場信心;高團隊持幣比例也可能帶來拋壓。若未來解鎖釋放過快,市場可能進一步波動。此外,公衆對其 “廣泛發行” 的模式是否真正公平,也存在爭議。

機遇方面,如果 Monad 能通過未售代幣積極建設生態、吸引開發者入駐,它仍有可能兌現其“高性能 EVM 兼容 Layer-1”的願景。成功的生態落地、項目增長和社區參與,有望拉動未來代幣價值。此外,他們較爲保守、長期視角的分配策略,也可能贏得部分長期投資者青睞。

投資者該如何思考 MON 的未來

對於希望參與 MON 的投資者來說,建議保持審慎態度。短期內,應關注以下幾點:

  • MON 的解鎖釋放節奏與解鎖比例
  • 交易所成交量和流動性變化
  • Monad 生態項目(DeFi、應用等)啓動情況
  • 團隊和投資者的拋售行爲

從長期角度看,如果 Monad 的生態建設順利,且它能真正吸引開發者和應用,MON 有可能成爲一個有潛力的 Layer-1 網路。但這一切還需要時間驗證。

* 本文章不作為 Gate.com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