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Bitcoin稀缺性定价:S2F模型还靠谱吗?

robot
摘要生成中

说起BTC估值,绕不开一个网红模型——Stock-to-Flow(S2F)。这个由分析师PlanB提出的框架,通过对比现存供应量与年度新增产量,来解释为啥BTC会越来越贵。听起来逻辑严密,但现实要复杂得多。

模型长什么样

核心思路其实很简单:库存 ÷ 流量 = 稀缺度

  • Stock:已挖出并流通的BTC总量(目前约2100万枚上限)
  • Flow:每年新挖的BTC数量

S2F比值越高,理论上越稀缺,价格潜力越大。黄金就是这逻辑——产量低,存量大,所以贵。

为啥BTC适用这套理论

BTC的设计天生deflationary:

  1. 固定供应上限 — 永远只有2100万枚
  2. 四年减半机制 — 挖矿奖励每4年砍一半,新币供应逐步放缓
  3. 可预测的稀缺性 — 不像央行印钞,BTC的通胀率是写死的

这些特性让S2F模型在2020-2021年看起来相当准。PlanB当时预测BTC能到55000美元(2024年减半前),后来确实接近了。到2025年底,模型预言能冲到100万美元。

问题是:模型翻车了

支持者 vs 反对者的声音越来越大:

挺S2F的:

  • Adam Back(Blockstream CEO):这确实反映了减半事件带来的供应压力,逻辑上站得住脚
  • 历史上确实在减半后有明显的价格上涨

喷S2F的:

  •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联创):直言"这模型现在看起来不行了",甚至说它"有害",因为容易误导新手
  • Cory Klippsten(Swan Bitcoin创始人)& Alex Krüger(交易员):觉得这套理论过度简化了市场,供求关系远比"稀缺性"复杂得多
  • Nico Cordeiro(基金CIO):质疑假设本身,认为模型忽视了太多变量

模型的致命缺陷

1. 忽视外部因素

S2F只看供应端,完全不考虑:

  • 监管政策的突变(一次禁令可能砸盘30%)
  • 宏观经济周期(衰退 vs 通胀)
  • 市场情绪反转(FOMO到恐慌,可能一夜跌20%)
  • 竞争币的崛起(以太、Solana抢注意力)

2. 短期失效

这套理论对长期(2-4年)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日内/周内完全靠不住。想用S2F做短线交易,100%亏钱。

3. 过度神话稀缺性

稀缺不等于值钱。关键还是有人想买。BTC现在的价值驱动包括:

  • 机构配置需求(MicroStrategy、贝莱德ETF等)
  • 支付/结算功能(尽管还很垂直)
  • 通胀对冲需求(美联储降息周期)
  • 开发者生态(Ordinals、BRC-20等创新)

这些都不在S2F模型里。

4. 预测失手率高

上一个周期PlanB预测2021年底BTC能冲到"至少10万",实际冲到69000就掉头了。这轮预言100万,现在看起来有点悬。

怎么用才对

不要把它当圣经,但可以当参考框架:

  1. 长期投资者优先 — 如果你能拿3-5年,S2F可以帮你理解减半事件的压力释放
  2. 配合其他工具 — 技术面、链上指标(MVRV、Fund Rate)、宏观背景,一起用
  3. 风险管理第一 — 设止损、分批建仓,别赌单一模型
  4. 定期更新假设 — 市场变了,模型也得改。监管、竞争币、Layer2发展都可能改变游戏规则

底线

S2F模型抓住了BTC设计的一个核心特性,但它就像看股票只看PE一样——能看出点端倪,但远不够。BTC的未来由减半节奏、机构认可度、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四驾马车共同决定。

信息密度:S2F ⭐⭐⭐⭐☆(有用但不是万能) 适用场景:中长期价值判断、周期性分析 致命弱点:忽视需求端、短期失效、容易误导新手

BTC1.01%
ETH0.9%
SOL0.5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