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比特币大周期前景及2025–202阶段加密市场的全景

在2025年,比特币经历了一段充满波动的旅程——从历史高点约109,000 USD跌至74,000 USD,相当于33%的调整。对于了解市场周期的人来说,这绝非一次崩溃——而是在一个大规模增长周期中的自然呼吸。如果回顾历史,比特币在牛市阶段总会有类似的调整,但之后,长期趋势仍然保持强劲。到目前为止,迹象表明比特币每四年一次的周期仍然没有被向下破位。

  1. 技术周期分析:4年周期仍然完美运行 从技术角度来看,比特币的“减半周期”模型仍然显示出惊人的准确性。在每次减半后,价格通常会有一年的积累,一年的强劲增长,然后调整,最后突破到新的高点。 如果将2023年至2024年视为积累和启动的年份,那么2025年就是加速阶段,类似于2016年底或2020年底。在这个周期中,比特币通常会突破旧高,然后调整并为“最终阶段”——下一年大周期的爆炸性上涨做准备。因此,认为“牛市已经结束”是太早了;实际上,市场仍处于上涨周期的中间阶段。
  2. 宏观图景:当政治、企业与金融汇聚时 (1) 现货比特币ETF效应 2023年ETF的批准是一个重大转折点。首次,机构资金被允许合法、透明和大规模地流入比特币。比特币在ETF推出的年份早早突破旧高,只反映了冰山一角——真正的资金将继续进行长线积累。 (2) 大型企业和“数字黄金”战略 MicroStrategy将比特币变成了核心储备资产——其他公司也在紧随其后。当上市公司将比特币视为“数字黄金”时,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从投机转向价值储存。 目前,比特币的总市值约为2.4千亿美元,而黄金为26千亿美元,苹果、微软、英伟达均超过3千亿美元。这一差距正是比特币的增长空间——如果全球资金继续流动,长期来看不是翻倍,而是十倍。 (3) 美国政治与“加密文艺复兴”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共和党控制国会,美国的加密货币法律环境可能是历史上最开放的。共和党正式将加密货币、人工智能和太空纳入发展纲领。当政府支持金融创新时,比特币作为“金融自由的象征”无疑将受益匪浅。
  3. 为什么仍然是比特币 — 而不是ETH或Solana? 问题“为什么是比特币?”是每一个周期的核心。 比特币不是最好的技术,也不是最快的区块链,但它是一个符号,一个最完整的价值系统。 非集中化最高安全性没有领导者,没有人可以控制 正因如此,比特币成为了“永恒的数字艺术品”——信任被编码并永远保存。 与此同时,以太坊、索拉纳和其他公链的本质是技术,它们的价值取决于应用生态系统的效能。如果以太坊不能解决燃料费和性能的问题,它将失去优势。索拉纳在速度上表现出色,但在新一代技术面前仍显得薄弱。这些区块链适合中期投资,但没有像比特币那样的“永恒性”。
  4. Altcoin的衰退与投资者的“梦醒” 每个周期都有自己的故事: 2017是ICO,2021是DeFi和Meme币,2025可能是“比特币主导”周期——资金流回核心价值的地方。 随着成千上万的“垃圾币”涌现出来仅仅为了FOMO,市场逐渐感到疲惫。没有实际应用的项目将迅速被淘汰。聪明的投资者正在从“赌博”转向死拿价值——这是市场的自然成熟。
  5. 投资哲学:当经验比分析更重要 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教训: “牛市从不说顶部,熊市从不说底部。” — 在牛市中,不要试图预测顶部;在熊市中,不要试图抄底。 加密货币市场是耐心和意识的考验。那些学会在需要等待时不做任何事情,以及在市场大跌时不惊慌的人,才真正理解HODL的精神。 我从2023年初开始积累比特币,到现在现货组合已经增长了超过1750%,MicroStrategy和Coinbase的股票也上涨了超过260%。但我得出的结论不是利润,而是信任: “坚韧总是战胜FOMO。”
  6. 结论:周期尚未结束——伟大的旅程仍在前方 比特币正在处于2024–2026年的黄金周期中。如果历史继续重复——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以奇怪的精确度重复——那么牛市的最大向上破位仍然在前方。 150,000 USD的关口完全可行,相当于苹果公司的市值。如果全球资金确实在通货膨胀和公共债务上升的背景下流向像比特币这样的去中心化资产,比特币完全有可能进入“数字储备资产”——人类的数字储备资产的时代。 总结 比特币仍然是王者。4年周期仍然存在。而2025–2026的大周期——可能会是自中本聪写下第一行代码以来,加密货币最辉煌的时刻。
BTC0.43%
ETH0.23%
SOL0.18%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