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 #发帖赢代币PORTALS# 💥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ORTALS、Alpha交易賽、空投活動或Launchpool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00 枚 PORTALS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18日 18:00 – 9月25日 24:00 (UTC+8)
📌 相關詳情:
Alpha交易賽:參與即有機會贏獎勵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181
空投活動:領取 #PORTALS# 空投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168
Launchpool:抵押 GT 獲取 PORTALS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148
📌 參與方式:
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PORTALS 或相關活動(Alpha交易賽 / 空投 / Launchpool) 相關
內容不少於 80 字
帖子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PORTALS#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
🥇 一等獎(1名):300 PORTALS
🥈 二等獎(4名):150 PORTALS/人
🥉 三等獎(4名):100 PORTALS/人
📄 注意事項:
以太坊 Layer:繁榮與隱患
以太坊 Layer 網路如 Arbitrum、Optimism、Base 和 ZK rollups 現在處理近 90% 的以太坊交易,標志着歷史性的擴展轉變。
盡管L2s實現了大規模增長,但仍面臨着包括集中化風險、對序列器的高度依賴、與主網燃氣費用相關的費用波動以及橋接安全問題等挑戰。
下一波創新——ZK 證明、模塊化區塊鏈、超級鏈概念和 Layer 3 實驗——將塑造以太坊的擴展和 adoption 的未來。
擴容奇跡的誕生
在2025年夏季的香港開發者大會上,幾乎每個談話都圍繞着以太坊的Layer網路。有人開玩笑說,以太坊主網已成爲一個“清算所”,而真正的交易、借貸、社交應用和遊戲活動現在都在鏈外進行。數字支持了這個玩笑:在2024年的Dencun升級之後,L2上的每日交易量超過了1000萬,是主網的十倍以上。
Arbitrum憑藉其龐大的生態系統領先,承載了像GMX、Uniswap和Aave等應用。Optimism將自己定位爲不僅僅是一條鏈:通過OP Stack,它連接了Coinbase的Base和許多實驗性的rollups,構想出一個“超級鏈”。Base本身在2023年成爲轟動一時的應用,當社交應用Friend.tech迅速走紅,短暫超越了Arbitrum的TVL。同時,ZKSync Era和StarkNet在零知識證明方面取得了進展,這條道路被認爲更爲艱難但更具未來保障。
正如一位早期投資者所說:“以太坊 L2 不再是補充,它們就是舞臺本身。”在短短兩年內,數百萬用戶終於體驗到了低費用和近乎即時確認的區塊鏈,爲去中心化應用提供了與 Web2 產品競爭的真正機會。
表面下的裂縫
在增長的背後,裂縫開始顯現。
在2025年8月,Coinbase的Base網路突然凍結了44分鍾。原因:Sequencer故障。在此期間,交易被卡在隊列中。社交媒體上充滿了投訴。一位用戶寫道:“如果我的資金被鎖定超過一天,我再也不會使用Base。”此事件揭示了一個公開的祕密:幾乎所有主要的L2仍然依賴於單一的Sequencer,如果它出現故障,網路就會停止。
去中心化的承諾感覺遙不可及。Arbitrum 可能有 DAO 和安全委員會,但 12 個簽署者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繞過治理並立即更改合約。Optimism 和 Base 仍然缺乏主動的防欺詐系統,迫使用戶完全“信任”運營商。這種權衡使事務得以運行,但削弱了無信任的理想。
費用也在逐漸回升。在平靜的日子裏,一筆交易的費用不到一美分。但在繁忙的時刻,Arbitrum的燃氣費可能會上升到幾角錢。對於高頻應用來說,這依然太過沉重。更糟糕的是,L2費用仍然與以太坊的燃氣費掛鉤:當主網在牛市中擁堵時,rollup的費用也會同步攀升。
安全仍然是一把懸在頭上的劍。樂觀rollups需要七天的退出延遲,這迫使用戶依賴第三方流動性橋,這往往是最薄弱的一環。跨鏈橋黑客攻擊仍然是整個生態系統最大的風險之一。
技術十字路口
危機和懷疑正在推動創新向前發展。
ZK rollups,曾被認爲還需要幾年時間,現在正走向主流。在2024年底,StarkNet工程師宣布他們將60萬個NFT鑄造壓縮成一個單一的證明。一位開發者稱之爲“擴展的登月時刻”。ZKSync Era通過其Boojum系統提高了證明時間,使“即時提款”變得可行。Polygon zkEVM、Scroll和Linea正在快速追趕,朝着完全EVM兼容推進。
與此同時,模塊化區塊鏈設計正在成型。Celestia 和 EigenDA 提供更便宜的數據可用性層,而 Astria 則實驗去中心化的 Sequencer 網路。Optimism 的 "Superchain" 旨在將 OP Stack rollups 統一爲一個虛擬網路,讓用戶在不同鏈之間無縫切換。Arbitrum 的 Orbit 計劃擴展到 Layer 3,遊戲、社交平台或企業應用可以在其自定義鏈上運行。
正如Vitalik Buterin所寫:“L3並不總是關於更高的TPS,它是關於功能的新維度。”對於開發者來說,選擇的森林正在擴大:ZK、模塊化、融合、L3。每一種都有其支持者,任何一種都可能成爲明天的標準。
前方的道路
繁榮與風險在Layer的世界中並肩而行。
對於投資者來說,Arbitrum和Optimism仍然是“藍籌” L2。對於開發者來說,ZK rollups是熱門話題。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問題更簡單:費用會漲嗎?提現會卡嗎?網路會崩潰嗎?
接下來的幾年將決定Layer是否能夠真正平衡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性能。Sequencers能夠去中心化嗎?ZK證明能否擴展?跨rollup流動性能否像在單一鏈上那樣順暢流動?如果不能,今天的成功可能會證明只是暫時的。
但是樂觀情緒仍然強烈。以太坊的danksharding升級即將到來,進一步降低成本。Rollup團隊的交付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資本、人才和應用程序正在湧入。一些人預測到2030年,世界十大互聯網應用中的三到五個可能會在以太坊Layer上運行。
正如一位開發者在ETHGlobal的舞臺上所說:“我們不是在爲今天構建Layer,而是在爲下一個十億用戶構建互聯網。”
〈以太坊 Layer:繁榮與隱患〉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Coin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