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活动: #FST创作大赛# 💥
在 Gate广场 发布 CandyDrop 第71期:CandyDrop x FreeStyle Classic Token (FST) 相关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3,000 FST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8月27日 – 9月2日
📌 参与方式:
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F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内容不少于 80 字
帖子添加话题: #FST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0 FST
二等奖(3名):500 FST/人
三等奖(5名):200 FST/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或刷量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活动详情链接: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757
#机构投资比特币# 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万千。近期听闻华人机构开始效仿"微策略模式",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前机构投资比特币的情形。那时候,大多数传统机构对加密货币还是持观望态度,甚至嗤之以鼻。但总有先行者愿意冒险尝试。记得2013年,一家小型对冲基金悄悄买入了1000个比特币,当时价格不过100美元左右。没想到短短几年后,这笔投资就给他们带来了上千倍的回报。
如今看到Du Jun透露的消息,一个ETH财库规模就达到30万枚,不禁感叹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年的小打小闹,到现在动辄数亿美元的大手笔,机构对加密资产的认知和接受度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转变其实也印证了整个行业的成长。
不过历史总是在重复。当年比特币暴涨时,也曾引发一波机构投资热潮。但随后的大跌又让不少机构损失惨重。所以现在看到机构竞相效仿"微策略模式",我不禁有些担忧。过度集中投资单一资产,风险还是很大的。希望这些机构能吸取历史教训,做好风险管理。毕竟在这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里,过度乐观往往是最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