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Web3创业探索:香港深圳前店后厂模式的合规挑战与应对
Web3创业:香港与深圳"前店后厂"模式的合规探讨
近年来,在Web3创业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兴模式,即在香港设立项目或公司,面向海外市场和资本,而在深圳组织技术开发和部分运营环节。这种模式被称为"前店后厂",引发了许多关于其合规性的讨论。
模式存在的原因
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因为监管机构不仅关注项目是否直接服务于境内用户,还会考虑项目的实际运营、核心决策和资金管理所在地。从表面上看,Web3项目将法律主体和业务注册在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通过技术手段限制服务对象为香港及海外用户,同时将资金结算、牌照申请和市场宣传等环节在境外完成。
选择在深圳组建技术团队则是基于成本、效率和技术优势的考虑。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成熟的技术研发基础和丰富的Web3人才储备。对许多Web3项目而言,将底层研发外包到深圳是一种正常的商业选择,与传统互联网行业的"境外公司+境内外包开发"模式类似。
潜在挑战
尽管"前店后厂"模式看似实现了境内外业务的清晰划分,但实际上仍存在合规风险。Web3项目的技术开发、产品迭代与业务运营高度耦合,境内技术团队可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代币设计、部分运营、数据处理甚至用户支持等环节,这就埋下了合规隐患。
监管机构会关注项目实际的控制链条,包括核心运营权、资金流动决策权和用户数据管理权的掌握者。如果项目的日常运营管理、关键决策和资金处理仍集中在境内,即使项目主体注册在香港,也可能被认定为"实质性"利用境内资源变相提供非法金融服务。
此外,一些项目为了节省成本或提高效率,可能将部分市场推广、社群管理甚至客户服务外包给深圳团队,这进一步模糊了境内团队与金融服务之间的界限。
降低法律风险的建议
为降低法律风险,Web3创业团队在采用"前店后厂"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彻底切割境内外的核心控制链条。确保项目日常决策、资金流转、用户数据处理等核心环节由境外注册实体独立完成,避免将相关职能外包回境内团队。
避免技术研发与产品运营职能混用。明确技术团队的工作范围,严格与香港实体的合规团队、运营团队分开,确保技术开发仅作为"后厂"存在。
建立清晰的法律与合规防火墙。在专业法律人员的协助下,在合同层面、人员架构层面以及资金流动链条上与境内团队设立明确的隔离机制。
提前做好各司法辖区合规备案。如果项目主体注册在香港,建议尽早申请相关牌照,确保所有面向用户的金融服务行为在合规框架内运行。同时避免在中国大陆开展任何推广营销、社群运营、支付结算等活动。
结语
"前店后厂"模式虽然可作为一种现实选择,但前提是团队必须真正实现境内外资源与权责的清晰隔离。然而,在现有监管政策下,该模式并非最佳长远方案。随着监管日趋严格,风险也必然上升。
因此,建议中国创业者尽量实现真正的"出海"模式,将技术研发、公司治理与金融运营整体落地境外,并接受境外监管机构的合规管理。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法律风险,也有利于项目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