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推出GCUL區塊鏈!Python智能合約+合規架構挑戰Ripple、Circle,跨境結算生態生變

谷歌雲正式發布Layer1區塊鏈網路GCUL(Google Cloud Universal Ledger),定位跨境支付與資產結算基礎設施,支持Python編寫智能合約,提供統一API、高可擴展性及私有許可式運維。此舉被視爲谷歌進軍Token化資產領域的關鍵一步,將直接挑戰Ripple、Stripe、Circle等現有主流結算服務商。

【谷歌區塊鏈野心曝光:GCUL如何顛覆跨境支付?】

谷歌雲近日公開全新通用帳本GCUL,這是一個專爲跨境結算設計的Layer1區塊鏈平台。該平台強調簡潔性、靈活性與安全性,試圖打破Ripple、Stripe、Circle等在即時全球結算領域的現有格局。谷歌Web3戰略全球負責人Rich Widmann表示,GCUL主要面向金融機構,支持Python智能合約,降低開發門檻。

【三大核心優勢:API統一、Python兼容、合規優先】

目前GCUL處於私有測試網階段,延續了此前與CME合作試點Token化資產的策略。其核心特性包括:

1、簡單集成:以服務形式提供,配備統一API,支持多幣種和多資產無縫接入;

2、靈活可編程:高性能與高擴展架構,適用支付自動化和數字資產管理等多種場景;

3、合規安全:內置KYC驗證帳戶、合規交易費用結構,運行於私有許可環境,嚴格滿足監管要求。

【開放生態策略:中立基礎設施VS封閉網路】

Widmann在LinkedIn強調,GCUL與Circle、Stripe等封閉網路不同,作爲中立基礎設施向所有金融機構開放。他舉例指出,Tether不可能在Circle鏈上發行,Adyen也不會使用Stripe的鏈,而GCUL允許任何合規機構自由構建,依托谷歌的全球分發能力拓寬生態。

【代幣化資產賽道升溫,傳統機構紛紛入場】

隨着代幣化現實資產(RWA)賽道高速增長,傳統金融巨頭紛紛布局。此前Ripple的XRPL在RWA領域實現2260%增長,而新加坡最大銀行DBS也宣布將在以太坊上推出代幣化結構性票據。谷歌憑藉GCUL入場,可能重新洗牌跨境結算和資產代幣化市場。

【結語】

谷歌GCUL的推出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生態戰略的重大轉折——以合規爲基、Python開發友好和谷歌雲全球資源爲賣點,直接叫板現有結算巨頭。盡管當前處於測試階段,其開放性與合規設計已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傳統金融與區塊鏈融合加速之際,基礎設施的“中立性”和“互操作性”或成爲下一競爭焦點。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