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廣場十強內容達人評選
決戰時刻到!距離【2025年中社區盛典】廣場達人評選只剩 1 天,你喜愛的達人,就差你這一票衝進 C 位!在廣場發帖、點讚、評論就能攢助力值,幫 Ta 上榜的同時,你自己還能抽大獎!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裝、合約體驗券 等你抱走!
詳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曬出 Alpha 積分&收益
Alpha 積分黨集合!帶話題曬出你的 Alpha 積分圖、空投中獎圖,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幣盲盒,積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攢分祕籍 / 兌換經驗,中獎率直線上升!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鏈上挖礦曬收益
礦工集結!帶話題曬出你的 Gate ETH 鏈上挖礦收益圖,瓜分 $400 曬圖獎池,收益榜第一獨享 $200!誰才是真 ETH 礦王?開曬見分曉!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
從羣聊到信息經濟:揭祕加密社交媒體的演變之路
加密社交媒體的演變:從羣聊到信息經濟
加密貨幣的歷史,似乎總是充斥着"暴富"的誘惑。然而,細細品味,其中隱藏的往往是"韭菜"的宿命。
在加密貨幣圈內,CT並非指醫療設備,而是Crypto Twitter的簡稱。作爲一名行業觀察者,我常常更關注底層協議和數據分析,而非熱點話題或八卦新聞。這導致我的信息流主要集中在項目開發和經驗學習上。
近期,我注意到CT上"口頭炒作"已成爲中文加密推特的一大特色。在這種趨勢下,我更多地關注了Kaito項目本身,它將意見領袖(KOL)的營銷策略與"薅羊毛"概念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標準化的模式。
Kaito成功搭建了項目方和KOL之間的溝通平台,這讓人聯想到美團或拼多多等互聯網產品。它成爲了繼StepN之後,又一個在發行代幣後仍能持續運營的項目。
Kaito並非完全原創的概念產品。從媒體年框到促進KOL內卷,Kaito本質上是過去十年中文信息流的集大成者。
羣聊時代:2018-2021
現今已成主流的加密ETF、穩定幣和DeFi,對許多早期參與者來說可能顯得陌生。那時的加密世界更爲純粹,以比特幣和挖礦爲核心,盡管資源有限,但大家堅信比特幣終將升值。
專業內容生產,即以用戶生成內容(UGC)爲主的KOL模式,有一個明確的起點。
業內普遍認爲,這一起點應該定在2018年的"3點鍾社群"。從那時起,微信羣和AMA(問我任何問題)成爲持續數年的主要營銷方式,創始人與潛在的"社區成員"進行線上面對面交流。
某知名風險投資人的加入,標志着這場小衆輿論盛宴獲得了大衆認可,就像多年後某知名投資人購買BAYC一樣具有象徵意義。
用加密圈常用的比喻來說,AMA是信息資產的發行方式,微信羣是發射臺,3點鍾社群則相當於當時的某交易平台,共同構成了2017年後比特幣第一個真正牛市的核心記憶。
盡管當時已有初代KOL出現,但"千媒大戰"仍以傳統媒體形式展開。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市場對KOL的分銷能力認可度不高;二是當時正處於微信公衆號引發的自媒體行業創業高峯期末尾。
換句話說,市場更認可傳統媒體人+媒體品牌的組合。多家加密媒體紛紛成立或獲得融資,其中某家媒體表現尤爲出色,成爲行業標杆。
2017年5月19日之前的這段時期,可以說是加密行業最美好的時代,值得永遠懷念。
Twitterscan:2022年的嘗試
2021年5月19日,一紙禁令導致行業不得不進行"被迫移民"。從實體上看,企業家們帶着礦機遠渡重洋;從精神層面看,加密社區經歷了從微博到推特的遷徙,這徹底動搖了中文媒體的信息優勢。
在此之前,中文媒體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某交易所創始人祕密投資某加密媒體,以太坊創始人親自飛赴上海,EOS創始人學習使用微信。在這種格局下,中文媒體甚至可以說是處於甲方地位,因爲他們掌握着全球最大的算力市場和消費市場,沒有必要專門到推特發布內容。
但5月19日之後,形勢急轉直下。隨着加密在海外逐漸主流化,從風投到上幣,硅谷和華爾街逐漸掌控了每個環節,中文媒體不得不學會放低姿態與海外項目方打交道。
一個關鍵變量是,某知名中文加密媒體也隨着禁令消失了。最優質的內容生產者和傳播者在暴富後消失,留下茫然的推特中文加密用戶。
KOL風潮才真正起步,而技術和投研方向的KOL是第一批獲得成功的羣體。當時,某些知名人士才是內容輸出的主力,以某些分析師爲代表的深度研究成爲主流。
以KOL爲職業的KOL此時才剛起步,但從2022年開始,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某交易所破產、某算法穩定幣崩潰、中心化交易所監管趨嚴,市場陷入絕對低谷,再好的項目分析也難以自圓其說。
技術敘事逐步崩塌,超高融資額與實際交付結果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只是到2024年才完全爆發。
投研和技術的雙向崩潰,爲職業KOL創造了高光時刻,其代表便是Twitterscan。2022年9月,Twitterscan完成456萬美元融資,某知名資本的參與起到了市場認可的作用。
Twitterscan的產品理念並不復雜,通過整理推特上的加密用戶和內容,幫助用戶發現市場行情。這要歸功於當時推特API的低成本。
然而,Twitterscan面臨一個致命問題:如何實現商業閉環?
參考其他信息流產品的變現方式,主要通過付費API和用戶等級分割來獲利。顯然,Twitterscan難以說服用戶爲本就是公開信息的內容二次付費。
某後來興起的項目似乎從Twitterscan吸取了部分經驗——必須商業化,必須引入代幣經濟學。
Friend Tech:2023年的籌碼創業
2023年的Friend.Tech離我們並不遙遠,它是對KOL變現能力的首次壓力測試,某語音社交平台是第二次。
FT團隊完全改變了Twitterscan展示信息流的思路,轉而鼓勵KOL交易自己的"影響力"——Key,甚至相互制造虛假影響力。這並不奇怪,FOMO情緒是推動交易量的關鍵因素。
FT也是某公鏈推出後的第一個爆款應用,也是我印象中匿名開發者成功的最後一個大型應用。據某數據平台顯示,FT日活用戶曾超過10萬人。
雖然地址數量不能等同於實際用戶數,但我認爲這個數據相對準確。某新興平台的英文推特雖然排名靠前,但影響力顯然不及FT。全球加密用戶加起來,活躍用戶大約也就這個數量級。
從8月10日到9月1日,FT的日收入從最高1165枚加密貨幣跌至寥寥無幾。之後雖幾經反彈,甚至接受某知名投資機構投資,2024年發行代幣,但都不過是類似某些項目的老套劇情重演。
FT爲我們證明:
內容本身不值錢,內容作爲交易標的,只能充當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中介,無法直接承受交易的衝擊;
SocialFi屢戰屢敗:從某早期項目到某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幣圈目前似乎只有"資產發行"這一種可效仿模式。
Twitterscan表明純信息流難以盈利,FT則告訴我們單純的資金流只能維持兩到三周。但它們共同探索出更多信息:
加密推特信息確實很有價值,但需要恰當的方法,最好將信息流和資金流分離;
後續創業轉向KOL是必然趨勢,KOL位於交易所、項目方和散戶的中間地帶。
Kaito:2024-2025年的戰略轉型
有個誤解,Kaito最初與KOL業務並無太大關聯。
Kaito是ChatGPT震撼世界後,加密圈對AI趨之若鶩的直接產物。2023年2月GPT橫空出世,生成式AI隱隱有包打一切之勢。而加密行業在經歷2022年的內部動蕩和元宇宙泡沫破滅後,迫切希望借助AI重振旗鼓。
Kaito最初的業務模式是AI搜索,只是更專注於加密貨幣領域的內容。類似的還有其他一些產品,不過Kaito似乎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勁。
傳統的區塊鏈瀏覽器工具,研發成本高,盈利能力差,而且競爭激烈;
信息分析工具並不好用,尤其是在發現有價值信息方面,推特本身並未解決這個問題。
Kaito初期研發階段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長期內測,邀請碼一度非常稀缺。判斷Kaito何時轉向KOL排名已無意義,因爲某語音社交平台成功促使KOL主動內卷。
Kaito靠的是產品實力,而非時間先後來吸引KOL採用。在某語音平台出現之前,加密KOL經過2022年以來的專業化和商品化,已經被機器人和垃圾信息包圍許久,Kaito第一次給了"真人KOL"出頭的機會。
大膽推測,Kaito的KOL排名和積分計算可能不完全依賴算法,人工因素可能比AI更重要。畢竟,加密推特上的KOL並不算多,按二八定律,1000-10000的統計範圍內,人工處理仍是可行的。
於是,Kaito完成了以下三步走:
分離信息流和資金流。KOL只需專注提高自己的排名,自然會有合作機會。機器人帳號和刷粉帳號會被排除在外。項目方的營銷團隊只需關注排名來識別真正有影響力的KOL。
排名系統不涉及代幣,更像是一個市場公允的榜單。雖然可能會有人爲操作,但主要是KOL在努力提升排名。這種方式可以控制市場情緒和熱度,同時KOL會吸引項目方和交易所的注意,從而實現信息流向資金流的轉化。
Kaito終結了傳統代理機構的輝煌時期。Kaito本身就是一個實際運營的業務,這也是它在發行代幣後仍能維持商業模式的根本。Kaito自身就成爲了市場上最大、最標準化的代理機構。
然而,某事件證明,信息流平台在空投、質押、上所之外,希望探索更多代幣化嘗試仍然面臨巨大挑戰。某DEX可以不斷拆分小盤代幣,但信息流平台的發展仍然受到諸多限制。
至於InfoFi、Kaito Connect、Kaito Pro等新興概念或業務線,它們並未創造出超越現有排名系統的新邊疆,在此不再贅述。
總之,Kaito成功促成了KOL之間的良性競爭,佔據了市場不可或缺的一環。即使某大型交易所來爭奪這塊市場,效果也未必會好。正如前文所說,市場公允價值難以衡量,某交易所的社交功能也沒能超越加密推特,這就是明證。
結語
Kaito的未來方向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彌合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產品,基於信息流直接產生交易;
復雜的是,加密用戶並不真正認可信息流的價值,流動性似乎永遠只會追隨流動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