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監管重塑:DeFi合規化與加密貨幣新紀元

robot
摘要生成中

SEC的監管轉向與加密貨幣的崛起

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催生了1934年證券交易法和美國證監會(SEC)的成立。然而,此後的SEC在阻止金融創新或危機方面的作用一直備受爭議。隨着時代的變遷,SEC的角色和職能也在不斷演變。

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運用量化方法在俄羅斯債券市場遭遇重創,幾乎引發了類似1929年的金融危機。盡管如此,1999年電子交易系統(ATS)條例仍如期生效,爲量化交易、對沖和套利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鋪平了道路。

2008年金融危機後,雖然針對暗池交易的監管力度有所加強,但暗池依然存在。到了2025年,SEC在領導層更迭後,決心擁抱未來的新趨勢——全面的鏈上化和合規化。

這一新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 鏈上化:從實物資產(RWA)開始,未來的交易、資產分配和收益生成都將圍繞區塊鏈進行,就像人們習慣使用計算機一樣自然地使用區塊鏈技術。
  2. 合規化:空投、質押、初始交易和獎勵機制等,都將在美國特色的監管框架下進行,打造合規的超級應用生態。

SEC的監管轉向可以分爲三個階段:領導層更迭、成立加密貨幣特別工作組,以及最終推出"加密貨幣計劃"。這一系列變化反映了SEC從"執法式監管"向"監管式服務"的轉變。

在這一過程中,一些標志性事件包括:

  • Ripple案件的結果成爲SEC監管方式轉變的轉折點
  • Kraken重啓IPO進程,表明加密貨幣概念被美國監管層接受
  • 批準比特幣和以太坊ETF的實物質押和贖回

然而,SEC面臨着生存危機。隨着加密貨幣的興起,其他監管機構如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開始擴大影響力。爲了應對這一挑戰,SEC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SEC的"加密貨幣計劃"從人員、財務和規則三個方面對DeFi進行了詳細規定。這意味着:

  • 開發者可以在美國本土安全地進行加密貨幣相關的開發工作
  • DeFi相關的代幣發行、鏈上活動和獎勵分發將全面合規化
  • 實物資產(RWA)的代幣化將成爲主流趨勢

這次變革可能比計算機化帶來的影響更爲深遠。從紙質憑證到電子交易,再到全面鏈上化,任何可金融化的資產都有望被代幣化。這可能會大大減少信息不對稱,但這一過程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最終,DeFi可能會發展成爲一種全新的金融形式,而不僅僅是傳統金融的補充。以太坊有可能成爲美國金融霸權的新載體。

然而,這一轉變是否會成爲金融泡沫的助推器,還是資產創新的必經之路,仍有待觀察。SEC的"加密貨幣計劃"無疑是DeFi發展的一個裏程碑,但其具體實施效果以及能否得到政府和國會的支持,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未來,隨着數字商品和數字證券界限的日益模糊,CFTC和SEC可能會進一步融合。這預示着金融監管格局的重大變革即將到來。

DEFI-3.4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入场恐惧症vip
· 08-10 22:10
谁说SEC是只长牙的狗?
回復0
GmGnSleepervip
· 08-10 11:51
监管就是纸老虎 做得好~
回復0
SandwichVictimvip
· 08-10 11:50
啊SEC终于开窍了
回復0
Rugman_Walkingvip
· 08-10 11:39
监管来了就该溜了
回復0
ExpectationFarmervip
· 08-10 11:34
吃瓜看戏 监管能顶个啥用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