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ZKJ 與 KOGE 閃崩:精心布局的鏈上收割,誰之過?
撰文:Haotian
$ZKJ 和 $KOGE 雙雙被操縱暴跌,大批在幣安 Alpha 平台刷交易量的散戶夢中驚醒。原本刷點交易量賺個空投「利息」,結果最後連本金都丟了。這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誰應該爲此次災禍買單?我試着深層次盤道一下:
1)先來喫瓜說說到底咋回事?幣安推出 Alpha 平台刷交易量博空投活動。ZKJ 和 KOGE 作爲熱門項目上了 Alpha,大批散戶衝着空投預期開始瘋狂刷量。
然而,就在 Alpha 活動熱火朝天、散戶資金大量湧入的時候,某個大戶從 OKX 提出約 360 萬美元的代幣,直接在市場上開砸。ZKJ 先崩盤,由於 Koge 池子的高相關性,KOGE 被動跟跌,散戶看到暴跌開始恐慌拋售,進一步加速了崩盤循環。最終,那些在幣安 Alpha「勤勤懇懇」刷量等空投的用戶,不但沒等到收益,反而連本金都虧光了。
2)這個「作惡過程中」到底誰該買單呢?
項目方可以說:我們沒讓大戶砸盤,這是市場行爲,但 TGE 估值 2B 的大項目,流動性竟然可以被個別大戶操控,簡直匪夷所思;
砸盤大戶可以說說:我的錢我自由處理,虧錢活該,但如此精妙時機出手明知道會造成連鎖崩盤,試問居心何在;
幣安 Alpha 平台也可以說,我們只是提供交易平台,風險用戶自擔,但沒有幣安的平台背書,用戶怎麼敢斥巨資參與呢,現在出了事咋可能撇清關係;
你看,這條鏈條上的利益關聯方似乎都有理由撇開關係,唯獨散戶一臉懵逼:這火熱的 Alpha Summer 怎麼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我的本金呢?
3)那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在我看來,表面上看似一場偶然的市場風險,實際上是一場有預謀的系統性收割:
項目方「設計了」相關性陷阱,大戶選擇了精準打擊「時機」,幣安提供了「合法」收割平台,而散戶承擔了所有損失。
具體而言:
幣安 Alpha 在競爭焦慮下出現了戰略失誤。 眼看着 OKX 在 Web3 DEX 和錢包領域攻城略地,自己在鏈上交易份額被蠶食,急了。Alpha 本來設計得挺好的——給項目方一個測試期,給用戶一個觀察期,給自己一個風險控制期。
但幣安顯然高估了自己的風控能力,更低估了市場參與者的「惡意」。爲了快速搶回市場份額,硬是把 Alpha 從「觀察臺」改造成了「主戰場」。說白了,原來 Alpha 不是爲了成就更好的幣安,而是要打造一個鏈上新「幣安」?
更要命的是,幣安在設計 Alpha 機制時過於理想化了市場環境。 幣安設想的「三方共贏」模式聽起來很美好:項目方通過 Alpha 測試市場,用戶刷量獲得收益,平台賺取手續費?這套邏輯聽起來很美好,但建立在一個致命假設上——所有人都會「按劇本演出」。現實呢?在這種流動性脆弱的小幣種市場,任何人爲制造的熱度都是虛假繁榮,一捅就破。
幣安似乎忘記了 Alpha 平台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爲惡意操作者創造了完美的「獵場」——畢竟有幣安背書增加可信度,有激勵機制聚集散戶資金,有充足的流動性可供收割,齊活了。
這套組合拳下來,Alpha——原本一個用來「風險隔離」的觀察區,硬生生成了大戶們「精準收割」的溫牀。
說到底,整個事件暴露了當前市場生態的結構性缺陷, 每個參與方都在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項目方想快速退出流動性套現,大戶想精準套利,交易平台想增加交易量和收入,散戶總想搶到超額收益。大家都在打各自的小算盤,最終造成了一次「完美」的多方博弈敗局。
但畢竟這事發生在幣安平台上,一家全球第一大交易所,原本應該是整個行業的「定海神針」,結果卻成了這場收割劇的主舞臺。
幣安這次的 Alpha 策略,本質上是用自己的品牌信譽爲別人的收割行爲做擔保。想要市場份額,想要交易量,想要手續費收入,結果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哎,可嘆,如果「頭部玩家」都這樣亂來,沒有人爲維護秩序負責,何時才能迎來行業真正的成熟,答案恐怕比我們想象的更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