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傳說締造者與破壞者:社區的創造者與毀滅者
撰文:Bryan Daugherty
編譯:Block unicorn
傳說是一個社區共同擁有的故事、象徵和集體記憶,它將社區緊密聯系在一起。傳說無法購買,要使傳說長久不衰,必須擁有一個全身心投入其演變的社區。最強大的傳說是對社區發出的公開邀請,邀請他們共同創造使命和命運,而守護這一切的無名英雄正是傳說構建者。他們的動機各不相同;有些人只是「爲了好玩」,而其他人則內心深處有強烈的使命感驅動他們的行動。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所有傳說構建者的共同點在於,他們將自己所締造的傳說視爲對超越自身的事物的貢獻。
與此同時,也存在傳說破壞者,他們是傳說締造者的對立面。傳說破壞者受自我驅動,將傳說視爲可榨取能量的資源,而非貢獻的對象。他們可能表面上與傳說締造者相似,但隨着時間推移,他們的真實動機會暴露無遺。傳說破壞者不認爲自己是故事的一部分,而是認爲自己就是故事本身,並且如果能進一步實現個人利益,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背叛傳說。
由於傳說締造是一個新提出的概念,我們必須保持警惕,明確區分傳說締造者與破壞者的界限。通過設定這些界限,當界限被跨越時,我們就能更容易區分兩者,這也是撰寫本文的主要動機。在構成這兩種對立力量的所有特徵中,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成功的傳說締造者是文化的守護者,他們打造持久的文化記憶;而傳說破壞者則是寄生蟲,他們看不到自己欲望的盡頭,吸取傳說的活力直到其喪失生命力。
什麼是傳說締造者
傳說締造者是那些傾聽、體現並與社區共同擴展神話的個體。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說,傳說締造者「識別新興的想法,理解其歷史背景,同時吸納集體情感,將這些編織成一個連貫且引人入勝的敘事,並邀請他人共同貢獻。他們是傳說的先知。熟練的傳說締造者不會強行指定方向;他們傾聽,作爲傳說的管家,同時對傳說的自然演變保持響應。」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傳說締造者並非房間裏聲音最大或最顯眼的人;他們對自己的言行非常慎重,往往是在幕後默默工作,在無人關注時保持火焰的燃燒。他們的言行各異,但都植根於一些共同的特性。
傳說締造者天生具有極強的感知力和直覺。他們理解傳說的歷史背景以及使其相關且有力的過去力量。他們能讀懂周圍人的情緒和情感,這爲他們的下一步行動提供信息,並能辨別什麼能激勵他們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傳說締造者憑直覺感知神話的本質,識別出深刻的大大小小的時刻和行動,並加以放大。傳說締造者的感知力本質上是由一種願景驅動的,他們將傳說視爲一個在漫長的時間弧線上演的鮮活故事。
傳說締造者天生無私且品格高尚。他們放下自我,以謙遜的社區管家身分行事,爲傳說服務,而非讓傳說爲自己服務。傳說締造者明白,傳說是衆多人共同塑造的集體努力,受更廣泛的敘事和情緒潮流的影響而不斷變化。他們知道行動勝於言語;出名並不重要,他們讓自己的貢獻爲自己代言。
傳說締造者主動採取行動。他們無需他人指示便採取行動,對推動傳說的發展感到一種責任感。主動行動可以有多種形式,可能是象徵性的(創作模因、固化圖標)、敘事性的(寫作、記錄重要時刻、創造角色)、意識形態的(公開立場、價值觀)或儀式性的(活動、習慣、重復的手勢)。熟練的傳說締造者非常清楚何時需要積極行動,何時需要退後一步。主動並不意味着強行推動傳說;它意味着在適當的時機挺身而出。創造的主動行動越多,傳說的密度就越高,也就越豐富。
傳說締造者具有耐心和韌性,他們認識到傳說需要時間在社區的心中扎根。任何好的傳說都源於彼此聯系的經歷塑造的,無論是歡笑、掙扎還是勝利。打造傳說沒有捷徑,它絕非一夜之間完成的。必須一磚一瓦、一步一步地構建,隨着時間的推移,才能形成一座能夠抵御最惡劣條件的堡壘。
最終,無論他們做什麼或如何行事,傳說締造者都將自己視爲傳說的一部分,就像宏大交響樂中的一個音符或神話織錦中的一針,單獨看並不起眼,但對整體形態至關重要。
中本聰:傳說締造者的典範
中本聰不僅是比特幣的創始人,他還爲之後的傳說締造者設定了標準。無論比特幣在技術上多麼驚豔,如果沒有在其誕生後吸引一羣堅定信仰者的傳說,比特幣也無法存活。
中本聰敏銳地意識到創造比特幣的歷史背景。90 年代的密碼朋克運動爲比特幣提供了意識形態的基礎,播下了通過代碼實現自由的夢想,以及加密是個人和集體主權工具的信念。從那個時代,b-money 和 Bit Gold 等項目爲數字貨幣奠定了概念基礎,然而,直到解決了雙重支付的問題,比特幣才在計算和經濟上變得可行。通過結合密碼學和分布式系統的所有進步,同時忠於密碼朋克精神,中本聰擁有了打造一個無需信任、自給自足的數字價值轉移協議的所有要素。接下來,他需要的只是合適的催化劑。
2008 年的金融危機成爲契機。政府救助金融巨頭而非普通人,並通過量化寬松印刷了數萬億美元。這些行動引發了廣泛的幻滅和扭曲的激勵機制;利潤被私有化,而損失卻被社會化。金融系統和公衆對更廣泛機構的信任系統性失敗,爲中本聰在 2008 年萬聖節發布白皮書創造了理想條件。
中本聰的願景清晰:創建一個點對點、去中心化的替代國家控制貨幣的方案。沒有銀行、政府或中間人,只有人們通過加密信任進行交易。沒有中央服務器,沒有個人需要承擔責任,只有一個超越國界的開源網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
這種參與不僅限於運行完整節點或貢獻代碼的技術工作,還包括積極參與比特幣的社區和社交層面。例如,比特幣論壇 Bitcoin Talk 是中本聰的起點,他不僅在此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推理,還開始引導周圍的社區,共同建立文化規範並完善比特幣的核心原則。
在論壇上,中本聰宣揚的哲學基礎及其被社區接受的程度,與他的代碼同樣重要,甚至更爲重要。2100 萬枚比特幣的硬性上限植入了一種稀缺文化,永遠保護社區免受未經民衆同意的法定貨幣和中央銀行印鈔的暴政。此外,無需信任、主權、無需許可、中立、反脆弱性和實用主義的原則在比特幣文化中早期就已根植,爲其未來多年的演變奠定了基礎。
通過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中本聰成爲他人效仿的榜樣。中本聰保持匿名,從不爲自己尋求關注。「我們都是比特幣」成爲一句常見口號並非巧合;這正是中本聰所希望的:每個人都參與其發展,比特幣比任何個人都要偉大。當他將比特幣交給社區時,他爲新的傳說締造者開闢了空間,讓他們推動比特幣走向未來。
中本聰錢包裏那 100 萬個未動用的比特幣是中本聰最有力的宣言;無論它價值數十億美元,都無關緊要,因爲它是與他創建的逃生艙——一個法定貨幣體系——相比而定的。如果這 100 萬個比特幣被出售,將與中本聰的理念背道而馳,將摧毀比特幣,並使他成爲一個傳說破壞者。
自從中本聰悄無聲息地離開比特幣和社會後,他已成爲全球數百萬人的神話人物,人們從他的行動中尋找指引,並最終成爲所有後續傳說締造者遵循的典範。
傳說破壞者及其後果
傳說破壞者是爲自身私利榨取和扭曲傳說的個體,他們操縱所在社區以達到目的。他們是虛假的先知,僞裝成救世主,以近乎神話的方式呈現自己,卻最終以戲劇性的方式墮落。加密貨幣領域一次又一次地顯示出人們容易受到傳說破壞者的影響。人類天性渴望追隨「救世主」,每個人都在尋找可追隨的對象,而這種傾向往往被利用。如果我們希望行業成長和進化,就必須更敏銳地識別傳說破壞者,並有勇氣揭露他們。
傳說破壞者以自我爲中心,優先考慮自身利益。他們受個人榮耀驅使,最關心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的思維以「我」而非「我們」爲中心,語言中充滿自我指涉。例如,他們會說「看看我,我是個有遠見的人」,而不是「看看我們一起在構建什麼」。
傳說破壞者是短視的機會主義者和有毒的僱傭兵。他們只在傳說對自己有利時追隨,一旦有更好的機會出現,他們會迅速背叛。傳說破壞者沒有原則或堅定信念,爲了取悅人羣可以信口開河。他們不是在神話上構建,而是利用它,劫持傳說爲其個人利益服務。
傳說破壞者的表現顯得刻板和不真誠。他們的言辭像機器人,空洞而膚淺,缺乏實質內容。他們過度優化指標和戲劇效果,而非關注實質或自然傾聽傳說的走向。最終,傳說破壞者試圖盡快榨取神話的資源,留下社區一片廢墟和混亂。與此同時,傳說締造者則在漫長的時間中構建神話,讓社區中足夠耐心的人共同成長和升華。
SBF:終極傳說破壞者
近年最臭名昭著的傳說破壞者莫過於 Sam Bankman-Fried,簡稱 SBF。從傳說締造的框架來看,他爲自身和 FTX/Alameda 做了許多正確的事情來構建傳說。他出身名校 MIT 和 Jane Street,最初通過在亞洲套利比特幣進入加密領域。他以蓬頭垢面的天才創始人形象示人,睡在豆袋椅上,生活節儉,但這一切都是精心設計的表演。SBF 的有效利他主義哲學框架強調以任何方式做最大的善事,將他及其行動置於道德高地。跟隨他及其構建的傳說的是各種模因和標志性事件,比如他「拯救」 Sushiswap 免於 Chef Nomi 的危機,或宣稱「他想以 3 美元買下所有 SOL」等等。
SBF 通過從軟銀、紅杉資本、Paradigm、淡馬錫、黑石等風投募集數億美元爲 FTX 贏得外部認可,確立了自己對權力機構的合法性代言人地位。他與監管機構會面,在國會作證,將自己定位爲加密貨幣的「可接受面孔」。加密推特被他的神話迷住了,像 Autism Capital 等帳戶多年來一直美化他的形象和努力。
然而,傳說破壞的跡象早已顯現。首先,SBF 在其商業和政治活動中重建了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旨在顛覆的系統,並以自己爲核心塑造個人崇拜。諷刺的是,他親近了中本聰試圖脫離的機構,但許多人因被他魅力吸引或出於自身利益而選擇忽視。SBF 的交易和結構不透明,尤其是 Alameda 和 FTX 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同一實體。
從邁阿密的場館冠名到舊金山廣告上貼滿他的臉,宣稱「投資加密是爲了全球正面影響」,SBF 模仿合法性,同時破壞了加密貨幣構建的神話。他用利他主義、去中心化和道德的語言包裝自己,作爲掩飾以推進個人和政治目標的幌子。
作爲一名傳說破壞者,SBF 將加密貨幣視爲一個可榨取資源的行業,而非一個需要構建的空間。他利用傳說爲自己及其親信賦能,卻在 2022 年 11 月 FTX 申請破產時讓許多人陷入破產的境地。SBF 被判犯有多項罪行,目前正在服 25 年的聯邦監獄刑期,並被勒令沒收超過 110 億美元的資產,因他挪用了數十億美元的 FTX 客戶存款來支持 Alameda、購買房地產、進行政治捐款等。我們很幸運他被抓住了;如果 SBF 繼續下去,他可能成爲摧毀這個空間所構建一切的特洛伊木馬。
結論
社區因傳說而生,也因傳說而亡,而傳說的存續取決於那些肩負重任推動其發展的傳說締造者。傳說締造一直存在;只是現在我們開始定義它,並仍在區分傳說締造者與破壞者。傳說是社區的命脈,傳說締造者是賦予其活力的賢者,而傳說破壞者則是吸幹其生命力的吸血鬼。
傳說從不是中立的,它始終處於被社區塑造和模塑的狀態。如果沒有優秀的傳說締造者來捍衛傳說,它就容易被利用。任何項目的未來不是由代碼或籌集的資金驅動,而是由那些致力於構建其神話的人推動。
如今,創業者的形象被浪漫化,就像運動員一樣。但我們不需要更多籌集巨額資金的創業者或試圖資助他們的風投。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管家和傳說編織者、神話守護者和謙遜的牧羊人,盡自己的職責保持傳說的活力,抵御那些試圖掠奪它的外部力量。要做到這一點,不需要以最炫目的方式出現,我甚至不鼓勵這樣做;要成爲一名傳說締造者,你只需要關心並相應地承擔你的角色。
最終,每個傳說的延續不是因爲它被大聲訴說,而是因爲足夠多的人默默選擇將其傳承並保護它免受傳說破壞者的侵害。就像脈搏一樣,傳說通過其社區、模因、圖標、象徵和經典繼續跳動,延續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