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 · 中秋創作激勵限時開啓!
創作點亮中秋,帶熱門話題發帖,瓜分 $5,000 中秋好禮!🎁
立即報名查看詳情 👉 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953
💝 新用戶首次發帖並完成互動任務,即可瓜分 $600 新人獎池!
🔥 今日熱門話題: #我最看好的AI代币#
山寨季蓄勢待發,AI板塊代幣普漲, #WLD# 、 #KAITO# 領漲,龍頭 WLD 單日暴漲近48%,AI、IO、VIRTUAL 順勢跟上。近期你計劃布局哪些潛力 AI 幣?快來分享你的投資心得吧!
發帖建議:
1️⃣ AI 板塊未來發展你怎麼看?
2️⃣ 你最近看好哪些 AI 幣向大家推薦?理由是什麼?
3️⃣ 你最近的 AI 幣種交易策略如何?
快帶上 #我最看好的AI代币# 和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發帖,內容越多越優質,越有機會贏取 $5,000 中秋好禮!
交易概念大補帖(二):Taker、Maker、價格移動的原理
交易概念大補帖系列,旨在分享一些「很少有人提,但極其重要」的交易概念,相信不論是新手、老手,都能在此系列文章中帶走一些東西。本系列一共有 10 篇文章,這是第 2 篇。 (前情提要:交易概念大補帖(一):利潤的殺手,如同吸血鬼般的交易成本 ) (背景補充:以比特幣 2021 年雙頂結構為例:談什麼是「未來數據洩漏」) 訂單種類的簡介:什麼是 Maker 和 Taker? 「你可否想過,價格到底為什麼會漲、跌?」 「為啥我的止損訂單老是滑價,但止盈單就不會?」 本文將一次性為你解答以上問題。 試想兩個情境: 1⃣ 如果你想在 70k 抄底,你可能會在 70k「掛單」 2⃣ 如果你現在就想馬上買入,那你可能會「市價」跑步進場 1⃣的掛單 = Maker(被動方) 市場上無時無刻都有很多掛單,而掛單又分為買、賣: Maker buy = 掛單中的「買單」 Maker sell = 掛單中的「賣單」 2⃣的市價進場 = Taker(主動方) 通常是想要在當前的價格「馬上買入」時,採用的訂單: Taker buy = 想要馬上買入的「買單」 Taker sell = 想要馬上賣出的「賣單」 價格移動的原理 首先,金融市場上任何一個商品的價格,都是「成交」出來的。 舉個例子: 1⃣A 喊價 100 要買,B 喊價 200 要賣,這時候就不會成交 2⃣A 後來喊 150,B 也同意了,此時才會「成交」 3⃣成交的價格 = 商品當下的報價 換句話說,以 BTC 為例,我們看到價格不斷的跳動,就說明市場上無時無刻都有人在「買 + 賣(成交)」,每次出現的數字,都是一筆「當時成交的價格」。 如果市場上只有 Maker 會怎樣? 先說答案:價格會停止跳動。 只有 Maker,說明沒有「主動方」介入交易,只有「被動方」。雙向暗戀的彼此,誰都不表態,最終很難走到一起。 各位可以試想一個情境: 「有 100 枚 BTC 想在 80k 出售,同時有 100 枚 BTC 想在 70k 買入」 如果市場上此時沒有其他訂單,那這兩邊的 Maker 一輩子都不會成交。 所以,這裡導出一個非常基礎但重要的結論:「價格是由 Taker 來推動的」。 Taker 如果力道夠大(巨鯨砸盤或掃貨),就會推動價格大幅度移動。 假設: 當前價位是 80k 在 80.1k 的 Maker sell 只有 100 顆 有一個巨鯨想「馬上」買入 500 顆 此時,他的 taker 訂單就會瞬間把 80.1k 的 100 顆 BTC 吃掉,剩下 400 顆的訂單,則會繼續往上找可以匹配的 maker sell,直到他的 500 顆訂單完全成交。 當然,如果這個過程中有 taker sell(想馬上出售)的訂單出現,那這個巨鯨可能就不用真的吃掉 maker sell 中的 500 顆 BTC,而是會和期間出現的 taker sell 互相抵銷。 另類的 taker:止損訂單 通常,我們在設置「止損訂單(stop order)」的時候,採用的都會是「市價(taker)止損」。 舉個例子:「在 80k 做多,止損設在 75k,止盈設在 90k」 先講止盈,這裡很簡單:在 90k 掛一個 maker sell 即可,當價格漲到 90k 時,你的 maker sell 訂單會被成交。 那如果跌到 75k 止損了呢? 首先,多單的止損 = 賣出,你進場的當下(80k),不能直接掛一張 75k 賣出的訂單, 理由在於: 「交易所會判定:你想在 75k 出售,現在 80k 更划算,直接幫你現在出售」 所以:止損訂單都是等價格「跌到觸發價格時,馬上市價進場」。 如果當下價格移動過快,那就很可能會出現「滑價」,也就是你的止損成交價格低於 75k。 如果交易所的深度不好(maker 量很少),在出現極端行情的時候,就可能導致滑價的幅度很大,進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總結 以下是一張交易所下單畫面的截圖: 概念總結如下: Taker = 主動方(攻擊方),Maker = 被動方(防守方) Taker = 市價跑步進場,Maker = 掛單等待被動成交 止損訂單,本質上是一種 Taker 價格主要由 Taker 推動 如果某一邊的 Maker 很厚,那麼 Taker 在進攻上就會受阻 以上就是交易概念大補帖(二)的內容,希望對各位有幫助,感謝閱讀至此的你。 相關報導 解讀Web3 AI賽道6大現狀:相比AI Agent,機構更關注基礎設施 AI Agent 融合 Web3,機器人幫你鏈上理財時代要來了? Mind Network 完整介紹:以 FHE 技術破解 AI Agent 安全難題〈交易概念大補帖(二):Taker、Maker、價格移動的原理〉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