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 上線 V2,新 Launchpad 能重啟 Desci 熱潮嗎?

DeSci 賽道龍頭 BIO 在經歷價格低谷後,近期推出 V2 版本,引入 Launchpad、質押積分等新機制,市值迅速回升,再度點燃市場對去中心化科學的關注與期待。 (前情提要:DeSci 能否解決科研資助的「破窗效應」? ) (背景補充:趙長鵬CZ:數月前向Vitalik捐贈1,000萬美元BNB,資助V神研究DeSci項目) 曾被視為「科研與加密融合」先鋒的 DeSci 賽道的龍頭 $BIO,自今年 1 月上線以來一路承壓——儘管背後站著包括 V 神與 CZ 在內的頂級投資人,依然未能逃脫行情與流動性雙重衝擊,市值較開盤高點一度縮水 95%,一時間成為社群不滿與質疑的焦點,也讓曾經跑出 $RIF、$URO 等上億級市值神話的賽道陷入低谷。 然而,隨著近期 BIO Protocol V2 版本正式上線,引入 Launchpad、質押積分等全新機制,上線一週內質押總量突破 1 億枚 BIO,市值迅速翻倍突破 2 億美元,再度點燃市場對 DeSci 賽道的關注與想像。 豪華陣容的 $BIO 為何跌落神壇? BIO 的上市故事原本是 DeSci 賽道的高光時刻:Binance、OKX、Kraken 等一線交易所齊上陣,TGE 首日成交量突破 20 億美元,FDV 一度站上 2.5 億美元,成為 2025 年初最轟動的科學類加密資產發行。然而,熱鬧背後埋下了價格墜落的伏筆。 然而,這場盛宴的熱度並未持續太久。BIO 採用拍賣模式發行,初始流通比例高於多數新幣,再疊加上市即被推高的估值,使得它在缺乏即時效用的情況下顯得價格虛浮。市場初期買單更多是衝著敘事與情緒,而不是實用價值。當 Launchpad、質押系統、BioXP 積分等關鍵功能還停留在計畫中時,投資者很快發現手中代幣在短期內並不能帶來參與收益或治理權的實際回報。估值與使用場景之間的落差,成為價格由高處滑落的第一股力量。 BIO 的下行還與節奏問題密切相關。核心功能未能在 TGE 當日同步上線,市場在等待的空窗期信心開始流失。而在生態擴張上,Molecule Catalyst 獨立營運 Launchpad 的安排分散了資金與注意力,削弱了主平台的凝聚力。加之宏觀市場進入風險偏好降溫階段,資金快速從高 FDV、無即時現金流的專案撤離。缺乏持續消息面支撐與產品落地節奏的配合,BIO 從年初的明星專案,逐步陷入成交稀薄與價格探底的低谷。 BIO Protocol 的再度崛起 打造科研加速實驗場 2025 年上半年,BIO Protocol 走過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航程——從年初的敘事巔峰一路滑向價格低谷,但腳步卻沒有放慢半分。它不僅在 DeSci 賽道交出過最耀眼的市場成績,還將幾款生物藥物硬生生推到了臨床大門口,讓「鏈上科研」第一次聞到了真實醫學驗證的氣息。 價格的回撤並未擊退團隊的野心,反而換來了更多的建設動作:5 月,BIO 透過社群治理推遲團隊與顧問的解鎖,向市場傳遞了「我們是來長期作戰的」訊號。科研進度同樣令人側目——VitaRNA 與 VitaFAST 在阿聯酋雙雙啟動臨床,從概念到入組只花了 11 個月,而傳統模式往往需要 4–6 年;14 個由 AI 預測成功率超過 85% 的化合物正靜候 Q3 療效讀出。與此同時,QBIO、Long Covid Labs、Curetopia、SpineDAO、MycoDAO 等 5 個新 BioDAO 相繼成立,年內募資總額已達 890 萬美元,為這台高速運轉的科研機器注入了持續的燃料。 V2:從 DeSci 1.0 到 DeSci 2.0 的躍遷 此外,BIO 團隊在 8 月正式推出 Bio Protocol V2,目標是讓科研融資和執行進入「高速模式」,解決 DeSci 1.0 階段高 FDV 首發、缺乏即時功能、生態分散等痛點。 V2 的核心在於四大引擎: 低 FDV 固定價首發:參考 Pump.fun、Virtuals 的成功路徑,V2 將專案起步估值降至 20.5 萬美元 FDV,35% 代幣直接售出,籌集的 $BIO 全部注入流動性池,開盤即有深度與價格動能,讓社群與專案高度綁定。 BioXP 積分系統:將質押、LP、鏈上互動、社群傳播等行為量化成積分,並與 DeSci Score 掛鉤,積分在 14 天內有效,用於分配低 FDV 專案的配額,高參與度用戶將持續享有優先機會。 Staking & veBIO:質押 BIO 不僅獲得積分加成,還能獲取治理票權;質押生態內其他資產則有更高積分收益率,鼓勵支持整個網路。 Liquidity Engine:首發後自動生成 LP,對二級市場每筆交易收取 1% 手續費(70% 歸專案國庫,30% 歸協議),形成「交易活躍—科研經費增加—成果推進—市場熱度再起」的正向循環。 加速落地,迎接 DeSci 新週期 VitaRNA 與 VitaFAST 正在將 DeSci 從概念推向現實落地。兩款藥物將在阿聯酋、新加坡、瑞士同步推進試驗,有望成為首批由 DeSci 全額資助、且在兩年內以不足 50 萬美元成本進入臨床階段的藥物案例。這不僅打破了傳統藥物研發動輒數年、動輒數千萬美元的成本壁壘,也為鏈上科研樹立了標竿。與此同時,BIO 正與輝瑞 (Pfizer) 開展試點合作,探索合規的智慧財產權代幣化 (IPT) 模式,為未來藥物研發搭建全新的資本流轉與價值分配機制。 Bio Protocol 將推出去中心化科研代理,讓藥物篩選、臨床營運、資金調度等科研關鍵環節實現自動化。即將推出的 BIO Copilot,將化身科學家的鏈上研究助手,把科研推進到可編程、可擴展、由機器協作驅動的階段,使科研不再受制於人力瓶頸,而是進入高頻迭代的智慧化軌道。 此外,資本與市場的飛輪也在悄然啟動。Launchpad 2.0 計畫在未來數月內推出 10–20 個低市值專案,覆蓋 Agent、IPT、科研工具等領域,平均募資 7 萬美元,Base ...

BIO-1.34%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