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某一天早上醒來,發現掃地機器人罷工,冰箱跳出勒索警告,加密資產和銀行帳戶全數遭竊。
這並不是史蒂芬·金1986年恐怖片《瘋狂駕駛》的劇情(描述一顆流星導致全球機器覺醒並展開殺戮)。
而是現實中,駭客可能透過家中某個智慧裝置入侵電腦所造成的後果。目前全球物聯網(IoT)設備總數已達188億,每天平均發生約82萬次IoT攻擊,風險前所未見。
區塊鏈安全公司Beosin研究員潘濤受訪時向Magazine表示:「不安全的物聯網設備(如路由器)極有可能成為家庭網路的入侵入口。」
2023年,美國平均每戶家庭擁有21台連網設備,三分之一智慧家居用戶在過去一年曾遭遇資料外洩或詐騙。
他指出:「駭客入侵後,能橫向移動,存取包括加密貨幣交易電腦和手機在內的各類連網裝置,甚至竊取設備與交易所之間的登入憑證。對仰賴API進行加密交易的用戶而言,風險更高。」
那麼,駭客究竟能在家中控制哪些設備,又能造成哪些破壞?
Magazine整理了近年遭駭的設備案例,包括門感測器被用於挖礦,並彙整保護資料和加密資產的實用建議。
2019年,網路安全公司Avast研究員Martin Hron為證明家庭網路與設備安全的脆弱性,親自遠端入侵自家咖啡機。
他指出,許多智慧裝置出廠預設可直接連接WiFi而無需密碼。這使惡意程式碼容易被植入。
「許多物聯網設備首次連接家庭網路時,會先以自帶WiFi網路完成初始化。理想狀況下,使用者應立即設置密碼。」Hron解釋。
「但不少設備出廠WiFi網路未設密碼,許多用戶也未主動新增密碼。」他補充道。
「我可以隨心所欲,因為我能更換韌體——也就是控制咖啡機的軟體。只要換上任何我想要的韌體,新增、刪除功能,輕易繞過內建安全機制。」他在Avast發布的影片中說。
在他的示範中,咖啡機會顯示勒索警告,若不支付贖金,設備就會完全癱瘓。
雖然可以直接關閉咖啡機,但日後將無法繼續使用。(Avast/YouTube)
事實上,駭客還能操控咖啡機做更惡意的事。例如啟動加熱器,製造火災風險。若受害者不配合,機器甚至可能噴出沸水。
更可怕的是,咖啡機可能成為駭客入侵家庭網路的入侵途徑——銀行帳戶、電子郵件、加密貨幣助記詞等敏感資訊都可能被監控。
2017年,駭客透過入侵拉斯維加斯某賭場大廳的連網魚缸,竊取了10GB資料,是業界知名案例。
魚缸感測器用於調節溫度、飼養及清潔,連接在賭場網路的一台電腦上。駭客利用魚缸跳轉到網路其他區域,將資料傳送至芬蘭的遠端伺服器。
魚缸可能長這樣。(圖片:Muhammad Ayan Butt/Unsplash)
即使賭場部署了防火牆和防毒軟體,仍沒能阻止這次攻擊。所幸事件很快被發現並妥善處理。
網路安全公司Darktrace執行長Nicole Eagan當時對BBC表示:「我們立即攔阻了攻擊,並未造成損失。」她也指出,連網設備數量激增,「如今駭客如入無人之境」。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全球辦公室人去樓空。Darktrace發現駭客利用控制辦公室生物辨識門禁的伺服器,暗中進行加密貨幣挖礦。
他們發現這台暴露於網際網路的伺服器,從陌生外部IP位址下載了可疑執行檔案。
下載後,伺服器反覆連線到與隱私幣Monero礦池相關的節點。
這就是所謂的專有名詞「加密劫持」。微軟威脅情報團隊2023年又發現更多駭客利用Linux系統和連網智慧設備實施加密劫持。
駭客通常透過暴力破解,入侵暴露於網路的Linux及物聯網設備,安裝後門,再下載、執行挖礦惡意程式。不僅導致電費暴增,還把所有挖礦收益轉入自己錢包。
類似案例層出不窮。最近甚至有駭客在偽造的404 HTML頁面中植入挖礦程式碼。
還有更極端的假設:普林斯頓大學安全研究人員推論,若駭客能在同一區域同時啟動21萬台高耗能設備(如冷氣),就能讓相當於加州3800萬人口突然停電。
(Unsplash)
設備若在同一電網區域集體啟動,可能造成部分線路嚴重超載,進而損壞或觸發保護斷電。剩餘線路負載暴增,最終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電網全面癱瘓。
不過,這類攻擊需要精確掌握時機,因為電網本身就會有波動(如高溫天氣)。
2023年,美國多地掃地機器人突然自動運作。
原來駭客發現中國Ecovac掃地機器人某系列存在安全漏洞。
據報導,駭客不僅能遠端操控設備恐嚇寵物,還能用揚聲器辱罵用戶,甚至透過鏡頭窺視家庭環境。
Ecovac掃地機器人被駭後的直播畫面。(ABC News)
卡巴斯基安全公司表示:「物聯網設備普遍安全防護不足。」
若密碼輸入或助記詞書寫畫面遭駭客攔截,將造成嚴重後果。
現代家庭中,幾乎所有設備都已連網——掃地機器人、數位相框、門鈴攝影機等。那麼,如何保護比特幣安全?
有一種極端做法是效法專業駭客Joe Grand:家裡完全不裝任何智慧設備。
他曾向Magazine表示:「手機已經是家中最智慧的設備了,其實我用它也很勉強,只是為了導航或與家人聯絡。智慧裝置——絕不使用。」
Avast的Hron建議,一定要替所有智慧設備設置密碼,避免使用預設值。
其他專家則建議,將物聯網設備連接到訪客網路,尤其是無需與電腦或手機同網段的設備。設備不用時,記得切斷網路,並定期更新軟體。
此外,還有專門針對連網設備的搜尋引擎,雖然需付費,但能協助查找家中所有連網裝置及潛在安全漏洞。